[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后簧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99192.1 | 申请日: | 201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杨;王加明;梁永强;孙鹏;王灏;郭秀庭;孙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轻卡零部件,具体说涉及一种加强型后簧支座。
背景技术
由于自卸车经常在坑洼、崎岖的路面上行驶,后簧支座作为后悬架系统的关键件,必须满足各种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所以必须确保后簧支座有足够大的强度和韧性。后簧支座固定在车架的纵梁上,作为车架和板簧吊耳的连接点,其作用是安全、可靠的把垂直载荷传递给弹性元件,并承受汽车启动,制动,转向时所带来的各种冲击。现有的轻卡自卸车后簧支座存在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及成本低的加强型后簧支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强型后簧支座,包括基体,基体上部设有两条上筋,基体中部设有两条中筋,基体下部设有两条下筋;基体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弹簧销孔,位于前部的弹簧销孔下侧设有弹簧销定位孔,位于后部的弹簧销孔背面设有凹槽;基体周边还设有六个车架安装孔。
所述六个车架安装孔分布在基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中部和下部各两个。
所述基体为左右对称型,基体上的上筋、中筋、下筋和车架安装孔均为左右对称分布。
装车时,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后簧支座通过螺栓与车架相连,螺栓必须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打紧;后簧吊耳通过弹簧销与加强型后簧支座相连,主簧亦通过弹簧销与后簧吊耳相连;弹簧销通过螺栓实现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后簧支座,基体根部过渡圆滑,六根加强筋呈放射状分布在根部周围,尤其两根中筋大圆弧可延伸到下边缘,极大地降低了根部的应力集中,提高了零件的整体强度。六个车架安装孔(螺栓定位孔)对称分布于左右两侧,消除了螺栓受力不足的危险。其中,中间的两个孔可以布置在离根部比较近的位置,提高了零件的整体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结实耐用。采用整体铸造的工艺方式,使其结构更紧凑,承载能力更强。采用多筋少面的结构设计理念,降低了整个支座的重量,与车架相连的六个凸台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机加工面的大小;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受力大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增强;背面部分掏空,比起市场上相似承载能力的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降重30%多。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后簧支座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及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上筋;2、中筋;3、下筋;4、弹簧销定位孔;5、弹簧销孔;6、车架安装孔;7、凹槽;8、加强型后簧支座;9、车架;10、螺栓;11、副簧支座;12、副簧;13、主簧;14、定位螺栓;15弹簧销;16后簧吊耳;17、滑脂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加强型后簧支座,包括基体,如图1、图2所示,基体上部设有两条上筋1,基体中部设有两条中筋2,基体下部设有两条下筋3;基体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弹簧销孔5,位于前部的弹簧销孔5下侧设有弹簧销定位孔4,位于后部的弹簧销孔5背面设有凹槽7;基体周边还设有六个车架安装孔6:六个车架安装孔6分布在基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中部和下部各两个。
所述基体为左右对称型,基体上的上筋1、中筋2、下筋3和车架安装孔6均为左右对称分布。
安装时,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型后簧支座8通过螺栓10安装到车架9上,注意螺栓10一定要从外往里穿,以防与别的零件发生干涉,如图3所示,后簧吊耳16通过弹簧销15中的一个与加强型后簧支座8连接,主簧13通过弹簧销15中的另一个与后簧吊耳16连接,注意在装配弹簧销15时一定要确保弹簧销孔5内清洁,无杂物,并涂有防锈油。弹簧销15的定位是通过定位螺栓14实现的;滑脂嘴17与弹簧销15螺纹配合,装配完后,向滑脂嘴17中注入润滑脂,以减少弹簧销15与相关连接件之间的干摩擦。副簧支架11和副簧12在载荷比较大时才会接触起作用,至此加强型后簧支座8及其相关零件在后悬架系统中的装配已经完成。在装配过程中,必须确保各螺栓的拧紧力矩达到规定的值,定期加注润滑脂,避免干摩擦,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未详尽描述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9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挤压分流组合模复新方法
- 下一篇:电加热器具的内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