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99079.3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俊;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24 | 分类号: | B65D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垂卸式 多用途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用碎玻璃杂料的转运装置,很容易出现入箱洒抛,运输道中有漏失,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该安全隐患,需增加防护元件,不仅结构复杂和成本高,而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及其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其包括:顶端开口的箱体、可封闭箱体底端并依靠重力打开的底盖、设置在箱体底部一侧的下叉脚、和设置在箱体顶部一侧的上叉脚。
优选地,所述下叉脚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而上叉脚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下叉脚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缺口,而上叉脚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叉孔。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灵活多样、半自动的转运装/卸组合,而且杂料入箱不洒抛,运输道中不漏失,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顶端开口的箱体10、可封闭箱体10底端并依靠重力绕轴打开的底盖12、设置在箱体10底部一侧的下叉脚14、和设置在箱体10顶部一侧的上叉脚18。其中箱体10具有容纳杂料等的收容腔100,底盖12枢轴连接在箱体10底端。杂料为各类碎玻璃或角铁等杂料。
下叉脚14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下叉脚14为倒U槽结构,而上叉脚18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下叉脚14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缺口16,而上叉脚18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叉孔180。
本实用新型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是一种应用地磁万有引力,对常用危险杂料自重卸放/托载安全的装载箱体。
本实用新型应用成功与否,关键是逻辑操作流程必须正确,否则本实用新型垂卸式多用途转运装置对危险杂料的安全转运将成为事故的“制造箱”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将箱体10置放于一平地上,其中底盖12与平地接触并封闭箱体10底端;
将杂料从顶端开口放入到箱体10中的收容腔100内;
由叉车的叉铲插入到下叉脚14内并将箱体10转移到另一平地;
将箱体10置放于另一平地上;
由叉车的叉铲插入到上叉脚18内,并向上提升叉铲,底盖12依重力下降打开箱体10底端,杂料落入另一平地上。
下叉脚14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而上叉脚18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下叉脚14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缺口16,而上叉脚18设置有允许叉车的叉铲插入的叉孔180。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重卸料,灵活多样、半自动的转运装/卸组合,而且杂料入箱不洒抛,运输道中不漏失,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9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