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908.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2D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管柱 传感器 适配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管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是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安全零件。它能传递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在汽车碰撞时,它还能实现溃缩吸能,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随着人们对现代汽车安全性能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装备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ESP需要利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来检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通常,转角传感器会安装在转向管柱上。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转向管柱的本体上,转子则随着转向轴一起转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角度变化,会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中,系统由此判断出方向盘的转向角度。
现有的设计中,转角传感器总成的定子通过塑料保持架与转向管柱本体(旋转支架)固定,转子则通过一种塑料适配器与转向轴连接,该设计的好处是能保证转角传感器总成的通用性,对于不同规格的转向轴,只要设计相应的适配器,就能使用同一种转角传感器,但该设计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传感器适配器通过花键与传感器总成的转子连接,为防止其沿转向轴移动,在传感器适配器的端面设有六个小卡爪,安装到位后,卡爪扣在传感器的转子上,能提供一定的保持力防止适配器沿轴线方向移动,但因卡爪的材料及尺寸选择受到限制,其提供的保持力也较为有限,一般为30N左右,因此在受到安装冲击力或线束张紧力的作用下,卡爪易于脱离原位,导致适配器沿轴向移动,并最终导致转角传感器失灵,引发ESP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转角传感器及其固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传感器适配器与转向轴相对固定的定位零件及定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包括:止推垫片、转向轴和传感器适配器,由两个侧壁和两个圆弧构成,所述的两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对应的圆弧,所述的止推垫片为蝶形并包括内孔,所述的转向轴套设在所述的止推垫片上的内孔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端面与传感器适配器的端面相连接,且所述的传感器适配器设置于所述的止推垫片的一侧,所述的传感器适配器外圈设置有传感器总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厚度为0.3-0.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厚度为0.4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内孔直径与转向轴的截面直径差为0.15-0.2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内孔直径与转向轴的截面直径差为0.2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推垫片的内侧设置有多条径向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总成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保持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保持架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采用一种特制的止推垫片,且不改变现有其他零件的尺寸及安装位置,该垫片与转向轴连接,并与传感器适配器接触,其轴向止推力可达600N以上,保证传感器适配器的轴向安全,通过此装置可以提高传感器适配器的脱出力,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安全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的止推垫片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止推垫片,2、转向轴,3、传感器适配器,4、传感器总成,5、传感器保持架,6、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管柱的传感器适配器的定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的止推垫片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载BTM主机的电缆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机车车顶设备防水过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