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8556.4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 |
地址: | 1000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并网电能质量和效率这两个光伏并网逆变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也成为了目前技术上的难点和重点。现在市场上的逆变器主要分为隔离型与非隔离型两种光伏逆变器,隔离型逆变器内包含有变压器使电池板与电网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联系,保证了用户的安全,但是变压器带来效率的损失,一般隔离型逆变器效率比非隔离逆变器低1.5%或者更多,所以非隔离的逆变器是以后市场的主流。
非隔离的光伏逆变器要解决对地共模漏电流的问题,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全桥基础上使用双极性调制方式,一种是使用单极性调制方式但需要另外增加其他装置来限制共模漏电流。前者由于会降低并网电能质量所以应用较少,一般采用后者技术。现在市场上的解决方案是:1、在全桥逆变电路的直流进线处加入旁路开关,如H5、H6电路两种;2、在全桥逆变电路的交流出线处加入续流回路,如HERIC电路;3、采用改进型NPC拓扑结构。
虽然这些技术都能解决对地共模漏电流的问题,但是方法1、2都需要在全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率开关管,加大了主电路设计和控制的难度,同时新的开关管都工作于高频状态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损耗,折损了采用单极性调制带来的效率优势。方法3缺点是直流电压输入要求是H桥的两倍,直流利用率低,需要提高母线的电压值,增大了直流母线电容及前级升压电路的耐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达到提高转换效率、提高并网的电能质量,同时保证逆变器的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逆变器,包括电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输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输出之间依次设有直流开关、BOOST升压电路、单相全桥电路和并网滤波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DSP(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平台,所述DSP控制平台连接有保护模块、采样调理模块、过零比较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有I/O信息模块、驱动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直流开关间依次设有防雷器和EMI滤波器;所述并网滤波器和电网输出之间依次设有EMI滤波器和防雷器。
进一步的,所述DSP控制平台连接有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DSP控制平台内设有AD采样模块、EPWM(增强型脉宽调制器)模块、GPIO控制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时钟PLL(锁相环)模块和TZ驱动封锁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DSP控制平台连接有辅助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DSP控制平台,采用了拓扑及调制等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最高效率达97.51%;同时能够无差拍控制跟踪并网电压相位,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并网电流具有优秀的谐波特性,满载THD为1.5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逆变器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逆变器的全球拓扑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逆变器的简易单极性调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包括电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输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输出之间依次设有直流开关、BOOST升压电路、单相全桥电路和并网滤波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DSP控制平台,所述DSP控制平台连接有保护模块、采样调理模块、过零比较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有I/O信息模块、驱动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直流开关间依次设有防雷器和EMI滤波器;所述并网滤波器和电网输出之间依次设有EMI滤波器和防雷器。
进一步的,所述DSP控制平台连接有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DSP控制平台内设有AD采样模块、EPWM模块、GPIO控制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时钟PLL模块和TZ驱动封锁模块;所述DSP控制平台上设有辅助电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8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应急灯电池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油保存瓶、保护剂及其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