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735.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王明月;胡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启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H01M4/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用电 粉末 材料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设备,尤其是一种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目前在消费电子品、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工具、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储能等领域已有应用并不断发展,是目前性能最具竞争优势的二次电池,其所用的电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已经商业化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LiNiO2、LiMn2O4、Li(NixCoyMnz)O2(x+y+z=1)、LiFePO4以及它们的掺杂或改性产物等,负极材料主要是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硬碳等碳系材料以及Li4Ti5O12及其掺杂或改性产物等。
在这些材料或其前驱体的生产过程中常用到共沉淀、溶胶-凝胶、糊状物料包裹、表面微蚀等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混合的工艺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通常对混合或反应的均匀度要求非常高;尤其在一些情况下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具有相同的接触几率。
目前常用的搅拌釜由搅拌装置和釜体组成,釜体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搅拌装置对釜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为了能够达到搅拌均匀以及尽量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具有相同的接触几率,通过增加搅拌速率、减慢液体流入速度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上述手段具有以下缺点,增加搅拌速率即增加了能耗;减慢液体流入速度即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使混合或反应均匀度提高,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具有相同的接触几率的搅拌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包括罐状釜体以及位于釜体内的搅拌装置,釜体上部设置有溢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还包括釜体底部的储液罐;釜体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储液罐与釜体内部;所述储液罐内设置有多个沿储液罐轴向延伸的隔板,将所述储液罐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储液单元,每个独立储液单元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独立储液单元为四个。
所述进料口位于独立储液单元的底部。
所述通孔在釜体底壁上均匀排列布置。
所述通孔在釜体底壁上沿周向间隔15°均匀布置。
所述通孔在釜体底壁上沿径向均距布置三排。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在釜体外底部有储液罐,并且通过通孔连通所述釜体以及储液罐,在搅拌过程中通过通孔将储液罐内不同独立储液单元所盛装的物料送入釜体内部,从而更加有效地使混合或反应均匀度提高、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具有相同的接触几率,从而生产出性能更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中:搅拌装置1;釜体2;储液罐3;进料口4;溢液口5;通孔6;储液单元7;隔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粉末材料的搅拌釜,包括罐状釜体2以及位于釜体2内的搅拌装置1,釜体2上部设置有溢液口5,溢液口5的最底端位于釜体2高度的3/4处。
所述搅拌釜还包括与釜体2底部相连的储液罐3;釜体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所述通孔6连通储液罐3与釜体2内部。
所述储液罐3内设置有多个沿储液罐3轴向延伸的隔板8,将所述储液罐3分隔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储液单元7,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独立储液单元7。在每个独立储液单元7,位于储液罐3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单独的进料口4,通过进料口4能够向储液罐3的独立储液单元7内添加原料液。
所述通孔6在釜体2底壁上均匀排列布置,以便搅拌釜工作时原料液在储液罐3中可以以一定速率流入或喷射入釜体2中。
所述通孔6在釜体2底壁上沿周向间隔15°均匀布置,并且所述通孔6在釜体2底壁上沿径向均距布置三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启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启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磨出磨回转筛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