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陷波特性的小型化超宽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732.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宫晗;张洪斌;王晓辉;郑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陷波 特性 小型化 宽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领域,特别设计一种具有双陷波特性的小型化超宽带天线。
背景技术
超宽带技术作为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在室内高速无线通信方面引起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广泛关注。作为超宽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和设计一直是广大学者所研究的对象。由于在带宽达7.5GHz的频率范围内,包含了其他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例如WLAN和WiMAX等系统。如何实现超宽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成为超宽带天线设计的难点。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的小型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实现超宽带天线一般采用引入带阻滤波器的方法来滤除频带内的干扰信号,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制作成本而且不利于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近年来对滤除干扰信号的超宽带天线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在天线中引入陷波结构成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引入陷波结构最常用的技术是开槽技术,如吴绪镇,薛锋章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十四卷第四期提出的一种新型双阻带超宽带单极天线,但仍存在着天线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辐射贴片为矩形和梯形组合结构的超宽带天线,通过在辐射贴片和接地板上分别开具槽线来实现双陷波的功能,另外通过在微带馈线上开具方形槽来优化阻抗特性和改善陷波特性。通过在接地板上 开矩形槽,实现展宽频带的目的。该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阻抗带宽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的结构包括:介质基板,辐射贴片,微带馈线和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正面印刷有辐射贴片和微带馈线,所述的辐射贴片是由矩形和梯形组合而成,并在辐射贴片上开有U形槽,所述的微带馈线与辐射贴片梯形部分相连,并在微带馈线上刻有方形槽,所述的接地板位于介质基板背面,并开具有矩形槽,所述的辐射贴片为矩形结构和梯形结构的组合,辐射贴片位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的辐射贴片的矩形部分位于梯形部分的上方,梯形部分上宽下窄,所述的U形槽刻在辐射贴片的矩形部分上,并且U形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的方形槽刻在微带馈线上,位于微带馈线的左右两侧,使微带馈线呈锯齿状,所述的矩形槽刻在接地板上方,其中两条窄矩形槽刻在接地板左右两侧的位置,呈左右对称。
本方案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矩形和梯形相组合的结构有效的减小了天线辐射贴片的面积,缩小了天线的尺寸,并且起到了展宽阻抗带宽的目的;通过改变开槽的总长,可以调节陷波的中心频率;通过在微带馈线开具的方形槽,可以优化陷波的特性,防止造成频带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的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的背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的反射系数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在3GHz时的方向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在6GHz时的方向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在9GHz时的方向图。
图中:1-矩形和梯形组合的辐射贴片,2-微带馈线,3-方形槽,4-介质基板,5-U形槽,6-大矩形槽,7-窄矩形槽,8-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小型具有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使超宽带天线滤除WiMAX信号(3.3GHz-3.7GHz)和WLAN信号(5.15GHz-5.825GHz)的干扰。该天线是由矩形和梯形组合辐射贴片1、微带馈线2、U形槽5、方形槽3、介质基板4、矩形槽6、窄矩形槽7和接地板8组成。
具体实施如下:辐射贴片1位于介质基板4上方,微带馈线2位于介质基板4的下方与辐射贴片的梯形部分相连,两者位于介质基板4的中央,呈轴对称结构,接地板8位于介质基板4另一侧的下方,U形槽5开在辐射体片1的矩形部分,开口向上,U形槽5的底被介质基板4的中轴线垂直平分,U形槽5的两臂对称分布在介质基板4中轴线的两侧,窄矩形槽7开在接地板8的上方,左右各一,以接地板的中轴线对称,矩形槽6刻在接地板8上方中间部位,处于微带馈线2正下方,方形槽3刻在微带馈线2左右两侧,数量均为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端远程控制终端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防人因失误训练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