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过滤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558.1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覃将伟;周云;岳文涛;王恕;李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43002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一体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过滤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设备主要有电解气浮设备、散气气浮设备以及溶气气浮设备。
电解气浮设备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用不溶性阳极和阴极直接电解废水,靠电解正负两极产生的氢、氧微小气泡将已絮凝的悬浮物载浮至水面,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但是此种设备的电能消耗较大,而且电极板易结垢、损耗也大,导致运行成本较高,因此限制了该种设备的推广使用。
散气气浮设备是靠高速旋转叶轮的离心力所形成的真空负压状态将空气吸入,产生微细的空气气泡扩散于水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粘附水中絮凝的悬浮物并将其一起带至水面,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但是该种设备不适合处理含细小颗粒与絮体的废水。
溶气气浮设备是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微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此种设备适用于处理低浊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低含油量、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废水,但是它的工艺复杂,电能消耗较大,空压机噪音大等缺点限制了该种设备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同时具备过滤功能的气浮过滤一体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浮过滤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絮凝室、接触室、气浮室、过滤室及清水室,其中,絮凝室与接触室的底部相连通,接触室与气浮室的顶部相连通;絮凝室外部安装有搅拌泵,搅拌泵的搅拌轴伸入絮凝室内;在接触室与气浮室的顶部安装有刮渣装置;气浮室内设有排渣室,排渣室位于刮渣装置端部的下方,排渣室上设有排渣口;在气浮室的底部布置有集水管,集水管的一端与过滤室相连通;过滤室内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底部的一端与清水室相连通;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气浮溶气泵,气浮溶气泵的一端连接清水室,另一端连接接触室,连接接触室的管道的末端安装有气浮释放头,气浮溶气泵上还连接有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利用气浮溶气泵从清水室中抽取部分过滤后的清水回流,使回流水在气浮溶气泵的作用下加压和溶气,再经过气浮释放头减压释放后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气泡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粘附水中絮凝的悬浮物并将其一起带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由于省去了专门的溶气系统和释放系统,因此简化了结构,节约了能耗,还避免了常规气浮释放系统易堵塞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气浮与过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同时具备了过滤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上,尤其对电镀、纺织印染、制革以及造纸废水有着优越的处理效果,也可用于处理生活餐饮污水。其中,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不低于95%;纺织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不低于50%,色度去除率不低于73%;制革废水CODcr去除率不低于55%,动植物油、石油类去除率不低于80%;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不低于85%,SS去除率不低于88%;对含重油、柴油、汽油、机械加工乳化油的废水油去除率不低于80%;餐饮废水、悬浮物、油类去除率不低于85%,CODcr去除率不低于5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进水口;12-絮凝室;13-接触室;14-气浮室;15-过滤室;16-清水室;17-出水口;2-搅拌泵;21-搅拌轴;3-刮渣装置;31-传动带;32-刮渣板;4-排渣室;41-排渣口;5-集水管;6-过滤器;7-反洗泵;8-气浮溶气泵;81-进气管;9-气浮释放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微气浮过滤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7,壳体1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絮凝室12、接触室13、气浮室14、过滤室15及清水室16,其中,絮凝室12与接触室13的底部相连通,接触室13与气浮室14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11设于絮凝室12上,出水口17设于清水室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心轴承
- 下一篇:应用于交通工具的磁悬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