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600.8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管孟芹;赵刚;刘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孟芹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F5/05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胫骨 骨折 闭合 复位 固定 中外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外科器械,具体是一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胫骨的大小居人体第二位,仅次于股骨。胫骨对支持人体体重起重要作用。胫骨上端膨大,与股骨下端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
胫骨骨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治疗效果也大多满意。但在临床应用中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仅适用于部分无移位的横形或短斜形等稳定性骨折,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却不甚实用;跟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等中西医结合疗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闭合性胫腓骨骨折,且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但又存在住院卧床时间长,骨折复位质量差,病人护理困难等不利之处,有时小腿后侧夹板下端会压迫跟腱后侧皮肤致坏死,导致跟腱外露,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具有复位好,固定可靠损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特点,然而病人携带不甚方便,且外露的钢钉有时会压迫皮肤坏死引起钉眼感染,且有引起骨折端再移位的风险;切开复位内固定局部损伤大,感染率相对较高,由于骨折端周围软组织的剥离而往往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钢板目前更多应用于靠近及波及关节的骨折。而闭合复位交锁钉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术程短,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优点,目前已是治疗胫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是,在闭合复位交锁钉手术治疗胫骨骨折技术复杂,需术前行跟骨骨牵引且需配备骨科牵引床等设备,骨科牵引床价格昂贵,临床普及仅限于各大医院,而相对更多基层医院在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时就有了操作不便、费时费力、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困扰,如果使用助手协助的方式,存在复位容易临时固定难的问题,而且助手的手掌遮挡会影响手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可以有效地维持住骨折的对位,而且还能进行牵引复位,防止旋转,使手术切口减少,避免过多的破坏骨折生物环境,利于骨折愈合,同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节约住院费用。
一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及与两个第一伸缩杆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一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支杆连接,支撑板的一侧边与支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支撑在两个第二伸缩杆上,在支撑板远离支杆的一端滑动设有用于固定跟骨的点状钳。
进一步地,所述点状钳包括在转轴上可转动连接的两个钳腿,每一钳腿上设有锁固钉,钳腿上安装有用于锁紧钳腿开口位置的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及与螺杆配合的锁紧螺母,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钳腿上,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钳腿的通孔后套上所述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支撑板的面板上相对开设两个滑槽,点状钳的转动轴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滑片,滑片置于滑槽中实现点状钳在支撑板上的滑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体积小、制作成本低、重量轻,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仅需一名助手协助即能完成复位和维持复位,节省人力,减少出血,降低感染,提高骨折愈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第一伸缩杆,3-支杆,4-支撑板,5-第二伸缩杆,6-点状钳,61-钳腿,62-锁固钉,63-锁紧件,7-滑杆,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外固定器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上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2及与两个第一伸缩杆2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2可由伸缩杆A与伸缩杆组成,伸缩杆A为中空结构,固定在固定底板1上(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伸缩杆B活动设置在伸缩杆A中,可自由伸缩,伸缩杆A与伸缩杆B通过锁紧螺钉固紧。第二伸缩杆5与第一伸缩杆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两个第一伸缩杆2的顶端通过支杆3连接,支撑板4的一侧边与支杆3转动连接,例如,支撑板4的一侧边与支杆3通过铰链连接,实现转动连接,也可在支杆3的两端面向内开设凹槽,支撑板4的侧边安装与凹槽对应的转动件,将转动件卡入凹槽亦可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支撑在两个第二伸缩杆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孟芹,未经管孟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