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无泵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211.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丛海兵;孙海虎;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F3/00 | 分类号: | F04F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无 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抽吸取水装置,是采用真空泵轮流抽吸两个并联的真空罐,形成真空,将水吸入真空罐,随后放出,达到将水体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属流体机械技术领域,适用抽取含有易碎颗粒的液体,防止颗粒破碎。
背景技术
泵是常见的液体输送机械,将液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为叶片泵和容积泵。水泵内高速旋转的叶片、脉冲的活塞会产生很高的流速和紊动,会打碎液体中易碎颗粒,影响颗粒性能,如污水处理厂中浓缩污泥、化工原料、含蓝藻的水输送等。目前对这些液体的输送常采用螺杆泵、隔膜泵等容积泵,尽量减少对颗粒的破碎,但仍然会导致部分颗粒破碎。用真空抽吸可以将液体从低处抽吸到高处,首先将密闭容器抽真空,再利用真空将液体吸入容器,最后从容器中将液体放出,但这种抽水方式工作不连续。国内常用的地下水井点真空降水系统将真空抽吸和水泵取水结合起来,先用真空将地下水抽吸到真空罐,再用水泵从真空罐中抽水,能连续工作,但这种方法最终还是经过水泵抽水,仍然会导致颗粒的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无泵取水装置,采用真空泵轮流抽吸两个并联的真空罐,形成真空,将水吸入真空罐,随后放出,达到将水体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全程没有水泵,液体只经过管道、容器等宽大的通道,流速小,颗粒不易破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真空无泵取水装置,其特征是,设有真空泵、进水总管、出水总管、抽气管、两个并联的真空罐、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真空罐为密闭容器,真空罐顶部安装有与大气相通的电动阀,进水总管通过进水管与每个真空罐上部位置设置的进水口相连,出水总管通过出水管与每个真空罐下部位置设置的出水口相连,与每个真空罐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与每个真空罐顶部相连,与每个真空罐连接的抽气管上安装有电动阀,连接真空罐的抽气管管口设有气门,气门置于真空罐内,所述真空罐内接近罐底位置安装有水位计,水位计位置高于出水口,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分别连接电动阀和水位计。
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线、信号线、电源线,控制器通过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分别连接市政电网、电动阀和水位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采用真空泵轮流抽吸两个并联的真空罐,形成真空,将水吸入真空罐,达到将水体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随后放出。水体被提升的全程没有水泵,液体只经过管道、容器等宽大的通道,水流速度小,不会将水中颗粒物打碎,保持原有物性。水流能连续输送,保持系统稳定运行。适用于化工、水处理等行业,如污水处理厂中浓缩污泥、化工原料、含蓝藻的水输送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气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罐,2真空罐,3真空泵,4进水总管,5进水管,6止回阀,7 出水管,8止回阀,9出水总管,10电动阀,11电动阀,12电动阀,13电动阀,14气门,15抽气管,16控制器,17控制线,18控制线,19信号线,20电源线,21气门管,22浮球,23缝隙,24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真空泵3、进水总管4、出水总管9、两个并联的真空罐、自动控制系统等安装连接构成。进水总管4与真空罐进水口相连,出水总管9与真空罐出水口相连,真空泵3与真空罐顶部相连,自动控制系统与管路上的阀门和水位计相连。
真空罐1和真空罐2结构相同,为圆柱形密闭容器,真空罐上部外侧面位置安装进水管5,进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6,真空罐下部外侧面位置安装出水管7,出水管上安装有止回阀8,真空罐最高位置安装抽气管15,抽气管进口安装有气门14,抽气管15上安装抽气电动阀,抽气管15与真空泵3相连,真空罐顶部还安装有进气电动阀与大气相通,真空罐内侧面接近罐底位置安装有水位计24,水位计位置高于出水管7。
气门由气门管21、浮球22组成,气门管底端封闭,顶端开口且与抽气管15进口相通,气门管21侧面开有缝隙23,浮球22采用空心球,能浮于水中,浮球22位于气门管21内,浮球22外径小于气门管21的内径、大于抽气管15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阀、高低压切换油路、物料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
- 下一篇:一种输送流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