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端凸起可更换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185.6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华;齐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凸起 更换 一次性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端凸起可更换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比如泌尿科,对人体相关部位内部进行检查或微创手术时,不仅经常要使用内窥镜,同时也可能需要一些手术器械同时进入人体与内窥镜配合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镜鞘。
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9175C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一次性膀胱检查镜鞘,该方案提供了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疗的双通道镜鞘结构,但该镜鞘结构同时也存在问题,前端凸起固定在鞘管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改变手术器械的角度和高度则需要更换鞘管,增加了内窥镜的设计成本,必然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端凸起可更换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尤其适合手术中需要调节手术器械的角度和高度的一次性内窥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端凸起可更换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由各自独立的窥镜腔和器械通道组成的鞘管;窥镜腔前端下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两侧的挡边和与挡边不同面的截止台;所述插槽和挡边组成可更换凸起的更换槽;所述插槽设于器械通道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插槽为燕尾槽。
进一步,所述燕尾槽为梯形的燕尾结构。保证可更换凸起在向下的方向是安全不会掉落的。
进一步,用塑料制成的插槽和挡边形成可更换凸起的更换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窥镜腔前端下部设有燕尾槽、在燕尾槽两侧设挡边,在与挡边不同面设截止台;所述插槽和挡边组成可更换凸起的更换槽;所述插槽设于器械通道的前端。一次性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角度高度凸起。从而只换凸起而鞘管并不需要更换。这种设计降低了内窥镜的设计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在产品的安全性上我们设计了梯形的燕尾结构使其在向下的方向是安全不会掉落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加工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窥镜腔前端 2、鞘管 3、窥镜腔
4、可更换凸起 5、手术器械 6、器械通道
7、插槽 8、挡边 9、截止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端凸起可更换的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由各自独立的窥镜腔3和器械通道6组成的鞘管2;窥镜腔前端1下部设有插槽7、所述插槽7两侧的挡边8和与挡边8不同面的截止台9;所述插槽7和挡边8组成可更换凸起4的更换槽;所述插槽7设于器械通道6的前端。所述插槽7为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为梯形的燕尾结构。用塑料制成的插槽7和挡边8形成可更换凸起4的更换槽。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可更换凸起4插入燕尾槽中,此时需要稍稍的用力,使得可更换凸起4在插入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的形变,继续向前推动可更换凸起4,伴随着塑料的摩擦力推动到截止台9的位置然后停止,固定完毕。此时的可更换凸起4,无论是在手术的插入和退回的过程当中均有档边8,燕尾槽,截止台9的保护是不会掉落的。这样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可更换凸起4改变手术器械5与鞘管2的角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化装置及量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朗肯型工业余热集成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