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蒸发红矾钠溶液的蒸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153.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荣;陈宁;王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622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蒸发 红矾 溶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发红矾钠溶液的蒸汽机械再压缩式蒸发设备。
背景技术
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是重新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15126U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装置。其中排汽端与蒸发器的壳层中部连通,压缩机的进汽端与分离器的汽体输出端连通,分离器的液体输出端与蒸发器的下部连通,分离器的输入端与蒸发器的蒸发室连通。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315334U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浓缩设备,其中,蒸汽压缩机、加热器、结晶分离器、卧式换热器、冷却反应釜均与PLC控制柜连接并均受之控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99130U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再压缩蒸发器,包括一蒸发器主体,蒸发器主体包括蒸发室、与蒸发室相连接的加热室,蒸发室二次蒸汽出口处设有一压缩机,蒸发室二次蒸汽出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入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加热室入口。
以上MVP蒸发设备都不能针对蒸发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所以在某些工况下热效率低、对换热器的要求高,并且在用于红矾钠溶液的蒸发时产品中经常含有芒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用于蒸发红矾钠的蒸发设备,该蒸发设备在各种工况下都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并且在产出品中不含有芒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蒸发红矾钠的蒸发设备包括:冷料罐、冷凝水罐、蒸发罐、主换热器和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设备包括蒸汽压缩路径和液料循环路径,在所述蒸汽压缩路径中蒸汽从所述蒸发罐的蒸汽出口流入所述空压机、再经过所述主换热器进入所述冷凝水罐,在所述液料循环路径中液料从所述蒸发罐经所述主换热器再进入所述蒸发罐,在所述主换热器发生所述液料与经压缩的蒸汽间的热交换。由以上构造,提供了一种MVR式的蒸发设备,从而提高能量效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蒸发设备还包括预换热器,在该预换热器中使即将被输入所述冷料罐的冷料与来自冷凝水罐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通过使用预换热器,利用冷凝水的废热对原料进行预热,进一步提高了能量效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蒸发设备还包括冷凝水补偿线路,该冷凝水补偿线路将所述冷凝水罐的冷凝水出口与所述蒸发罐的蒸汽出口相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冷凝水补偿线路中设有第一阀、例如是针阀。冷凝水补偿线路的设置使蒸发设备能对蒸汽中水量不足而产生过饱和蒸汽的情况做出补偿,从而提高设备在整个蒸发过程中的效率。例如该第一阀设置成在主换热器中的液料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温差过低的情况下被打开。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蒸发设备还包括蒸汽补偿线路,该蒸汽补偿线路将所述冷凝水罐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罐的蒸汽入口相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冷凝水补偿线路中设有第二阀、例如是针阀。蒸汽补偿线路实现了对蒸汽产生不足的情况的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蒸发设备在整个蒸发过程中的效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连接所述蒸发罐与所述空压机的管路中设有一接口,经该接口能从该蒸发设备外输入鲜蒸汽。来自蒸发设备外部的蒸汽补偿同样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进而提高了效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料罐与所述冷凝水罐设置成彼此间导热接触、例如彼此焊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压机是罗茨空压机或多级离心空压机。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换热器和/或所述预换热器是板式换热器。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和/或所述第二阀是针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VR蒸发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VR蒸发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VR蒸发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MVR蒸发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4中,带箭头的粗实线表示用于输送液料的管路,带箭头的细实线表示用于输送蒸汽或冷凝水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