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5317.3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榆;曾志杰;侯劲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反包边片材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材的注塑成型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其可以同时成型出片材的反包边,从而具有成形效率高的特点,尤其可以应用于成型各类IMD家电面板、IMD笔电外壳以及IMD手机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日益风行,上述电子产品外壳的需求也稳步增长,目前上述电子产品的外壳均是采用注塑工艺加工而成。
但是,随着上述电子产品外壳在外观上的不断创新,不少外壳都出现了反包边,由此则给注塑工艺,尤其是注塑模具带来了挑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在成型反包边时的困难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其可以多次、全自动化地成型出片材及其上的反包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其中,包括:
上模组件,具有上模座、上压料板、压料弹簧、斜滑块、斜冲头、导向块、上模弹簧、滑块复位弹簧和弹簧挡板;该压料弹簧设置在上压料板和上模座之间以阻碍上压料板靠近上模座,该斜冲头固定在上模座上,该斜冲头具有第一斜导面,该上模弹簧设置在导向块和上模座之间以阻碍导向块靠近上模座,该弹簧挡板、滑块复位弹簧以及斜滑块均位于导向块下方,该弹簧挡板固定在导向块上,该斜滑块具有第二斜导面,该滑块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挡板与斜滑块之间并推动斜滑块使第二斜导面能紧贴第一斜导面,该斜滑块在形成第二斜导面的另一侧下部还形成有用于形成反包边的凸粒;
下模组件,具有下模座、下模板、下模滑块、下脱板和下模弹簧,该下模板固定在下模座上,该下模滑块可滑动设置在下模板上并可被上压料板压住,该下模滑块和下模板在非脱模状态时之间形成有与凸粒相匹配的凹槽;该下模弹簧设置在下脱板与下模座之间以阻碍下脱板靠近下模座,该下脱板与下模板相抵触,该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而形成型腔时该凸粒与该凹槽啮合。
进一步,该上模弹簧的弹力大于该下模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该上模组件还包括压料导柱、压料导槽、滑块导柱和滑块导槽,该下模组件还包括脱板导柱和脱板导槽,该压料导柱一端固定在上压料板上,另一端可滑动容设在压料导槽中,该滑块导柱一端固定在导向块上,另一端可滑动容设在滑块导槽中,该脱板导柱一端固定在下脱板上,另一端可滑动容设在脱板导槽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其在合模时,首先经由上压料板对下模滑块进行压合固定,接着由于该上模弹簧的弹力大于该下模弹簧,故该下脱板会接受该斜滑块的抵顶而运动到底,由于该上模组件还继续向下模组件运动,该斜滑块则一方面克服上模弹簧的弹力,另一方面克服滑块复位弹簧的弹力而沿着第一斜导面滑动,此时相对于该下脱板而言,该斜滑块是沿下脱板的表面平动,即做靠近凹槽的方向运动,并最终形成型腔;在此过程中由于该凸粒的结构特点,该凸粒与凹槽之间将会形成与型腔相连通的反包边。
在脱模时,该下模滑块会沿着下模板运动而给反包边让出脱模空间,如此可以轻松实现工件的脱模,而在各个弹簧的作用下,各个组件将复位到初始状态以利于下次成型的顺利进行。
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全自动化地实现对片材及其反包边结构的成型,并且还具有操作简单和便利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处于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反包边片材的成形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成形模具 100
上模组件 1上 模座 11
压料导槽 111 滑块导槽 112
上压料板 12 压料弹簧 121
压料导柱 122 斜滑块 13
导向块 131 上模弹簧 132
滑块复位弹簧 133 弹簧挡板 134
第二斜导面 135 凸粒 136
滑块导柱 137 斜冲头 14
第一斜导面 141 上固定板 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5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标签打印机的标签介质切割装置
- 下一篇:对辊压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