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4859.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尹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55314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实验室 有毒气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室中常含有CO、NH3、NO、NO2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低浓度时可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高浓度时可致人昏迷直至死亡,因此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集成多种气体传感器的装置,通过更换敏感气体检测探头实现检测多种气体,其功能上也只限于气路的切换,并且局限于人工操作。这些气体探测器集成设备较多,检测速度较慢,并且体积相对较大,操作复杂,检测费时费力,不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气体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紧凑,检测反应时间快,能检测多种有毒气体,同时在检测到有毒气体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报警提示功能的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按键面板和报警输出设备,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为所述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的各部分供电的电源转换器,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打印机。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输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屏、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液晶显示屏、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的光报警器包括至少两组不同颜色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感器是CO气体传感器、NH3气体传感器、NO气体传感器、NO2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特别地,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系统。
本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使用安全可靠,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检测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按键面板和报警输出设备,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为所述有毒气体检测装置的各部分供电的电源转换器,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打印机。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输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屏、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液晶显示屏、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的光报警器包括至少两组不同颜色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感器是CO气体传感器、NH3气体传感器、NO气体传感器、NO2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特别地,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系统。
当检测气体进入检测仪装置后,气体传感器产生相应的模拟信号,信号经魔术转换器进入微处理处理器,未处理器该信号进行计算得到检测结果输出到报警输出设备,实验室内实时气体的浓度活在输出报警设备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当实验室内的有害气体超标时,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声音报警器和所述光报警器分别同时进行报警,所述光报警器的LED灯颜色的数量和所述气体传感器的种类相对应,当对应的类型的有害气体超标时相应颜色的LED灯点亮,方便及时找出超标的有害气体的类型。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的远程监控以及实验室有毒气体的远程输出,另外在实验室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向外进行求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4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眼镜
- 下一篇: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