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用平行八连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4823.0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杨辉;汪贞伟;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E02F3/4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平行 连杆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一种工程机械工作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用平行八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重要机械设备,主要用于对松散物料的铲、装、运、挖等作业,随着工矿的多样性,有些工况对装载机的普通连杆机构不再适用。例如有的工况要求在动臂举升过程中保持物料的平动性,传统连杆机构无法达到此作业的目的,且传统八连杆机构采用后拉杆置于动臂下方结构形式,布置具有局限性,容易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用平行八连杆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连杆机构在物料举升过程中无法满足物料平动性的要求并且其结构各部件之间容易产生干涉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载机用平行八连杆机构,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平行八连杆机构,所述平行八连杆机构包括动臂、后拉杆、后摇臂、前拉杆、前摇臂、机具、转斗缸和动臂缸,所述动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机具的底部,动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铰接前摇臂和后摇臂的一端,所述前摇臂另一端铰接在前拉杆中段,所述后摇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斗油缸上,所述转斗缸另一端铰接在前拉杆一端,机具的上部铰接前拉杆的另一端,所述后拉杆位于动臂的上方,其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后摇臂的中段,所述动臂油缸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动臂的中段。
所述动臂前部最好固定设有限位块。
所述机具上最好设有快换装置。
所述动臂之间最好设有起加固作用横梁,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三联液压钢管的固定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八连杆,有效体现动臂提升过程中机具的平动性;
(2)并采用后拉杆安置于动臂上方,解决了传统机构后拉杆置于动臂下方容易产生干涉的局限性;
(3)卸料收斗限位采用前拉杆与动臂接触限位,卸料限位采用前摇臂与动臂两侧焊接限位块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斗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卸料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车架;2、后拉杆;3、后摇臂;4、动臂;5、转斗缸;6、机具;7、快换装置;8、前拉杆;9、前摇臂;10、动臂缸;11、限位块;1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5所示,一种装载机用平行八连杆机构,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上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八连杆机构,所述八连杆机构包括后拉杆2、后摇臂3、动臂4、转斗缸5、机具6、前拉杆8、前摇臂9和动臂缸10,所述动臂4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机具6的底部,动臂4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铰接前摇臂9和后摇臂3的一端,所述前摇臂9另一端铰接在前拉杆8中段,所述后摇臂3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斗缸5上,所述转斗缸5另一端铰接在前拉杆8的一端,机具6的上部铰接前拉杆8的另一端,所述后拉杆2位于动臂4的上方,其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后摇臂3的中段,所述动臂缸10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动臂4的中段。本新型依据转斗缸5及动臂缸10行程的变化实现机构的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平动性能。
两动臂板之间焊有横梁12,以增加动臂4的强度,并在横梁12上方焊有固定座,用于固定第三联液压钢管;连杆机构前端安装符合国际标准快换装置7,可连接不同种类机具,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收斗限位采用前拉杆8与动臂4接触限位,卸料限位采用前摇臂9与动臂4两侧焊接限位块11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可根据装载机型号配套生产;使用时,根据所用装载机型号来确定各部件的具体尺寸及各铰接点的坐标,保证满足用户举升平动性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动臂缸10和转斗缸5的伸缩带动本实用新型运动,从而实现装载机的铲装、运输、卸料的工作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4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胶片影像输出系统
- 下一篇:墨色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