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高效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493812.0 申请日: 2012-09-21
公开(公告)号: CN202846899U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余木火;姜正飞;贾军;韩克清;袁象恺;谢丹;朱姝;郭嘉琳;钟璇;邱显星;唐彬彬;杜凌栋;季金燕;刘静;钟鸿鹏;亢春卯;何娇;张静洁;胡建建;张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B29C70/54 分类号: B29C70/54;B29C70/48;B29C33/0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地址: 20162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高效 树脂 传递 塑成 模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高效RTM成型模具,属于RTM制品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是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的简称,是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Cost Effective Manufacture Technology)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冷模浇铸工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设备及模具投资小,易于生产大型整体复合材料构件、充分发挥复合材料可设计性以及满足国际上对材料工业的严格环保要求等突出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可应用于汽车(在我国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汽车部件的制造上,如富康轿车后尾门和尾翼、北京吉普汽车硬顶总成、IVECO汽车高顶、奥拓轿车扰流板和尾翼等)、建筑、体育用品、航空航天及医院器件等领域,能规模化生产出高品质复合材料制品。虽然国内引进RTM设备始于1980年代,但其大规模发展是在1993年中国玻璃钢学会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以后开始的。 

由于现代技术的革新,对RTM成型在汽车、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制品的成型时间短、高效率、且制品的孔隙率低,因此在传统的RTM成型模具上的设计和改进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市场需求可观。RTM成型工艺与传统成型工艺相比,最大优点即以一步浸润代替了传统成型工艺两步或多步浸润的过程,减少了预浸料制备、铺层、真空袋及在热压罐中固化等工序,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成型的时间和成本,成为降低先进复合材料加工成本的重要方法。 

对于传统的RTM成型模具,在树脂充模过程中,预成型体中的气体必须通过树脂的流出来排除,因此树脂内气体的排除必然伴随着树脂的浪费;其次,成型后的制品在真空抽气孔处存在缺陷(树脂不足、增强体出现变形等破坏)。随着抽气孔数量的增加,缺陷点也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整个成型体的力学性能大大地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RTM成型模具,使制品的孔隙率降低到最低及加快树脂冲模速度与成型速度,提高制品的综合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包括阳模和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与所述阴模之间设有一层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过树脂的聚四氟乙烯膜。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膜紧贴于阳模的内壁。 

所述阴模的外缘设有密封圈。 

所述阳模内壁的外缘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上设有真空树脂注口。 

所述阳模上设有真空抽气孔。 

所述阴模内设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一般RTM模具成型的所有特点,由于特殊结构的聚四氟乙烯膜的渗透性,使得树脂在模腔内的流动具有均匀性,且不受真空抽气孔数量的影响,最终使得RTM成型具有快速、高效性,且制品的力学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所得到的制品更适合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医疗等领域,成型体表面具有均一性、整体性、无缺陷、光洁度高、节约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TM模具阳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TM模具阴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阳模;                        2、阴模; 

3、聚四氟乙烯膜;                4、真空抽气孔; 

5、真空树脂注口;                6、导流槽; 

7、制品槽;                      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TM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阳模1 和阴模2,阳模1内壁紧贴一层能透过空气但不能透过树脂的聚四氟乙烯膜3。阴模2的外缘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采用特殊性能的橡胶材料,以保证模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阳模1内壁的外缘有一圈导流槽6,导流槽6上开有真空树脂注口5,用于将真空树脂注入模腔内。阳模1上还开有真空抽气孔4,用于抽出多余的树脂。阴模2内可以安装一块开有制品槽7的垫板,用于调整制品的厚度。模具的加热可以在烘箱或者阴模2内嵌入加热线圈加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