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其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103.2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防;蒋东伟;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16 | 分类号: | B60P3/16;B60R1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运输车 及其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及设有该搅拌运输车底盘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供水系统已成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管路和水箱均为单独构件,水箱设置在驾驶室后减速机上面,再通过供水管路把水输送到搅拌车后部及尾翼等处,造成管路较长,支架较多,且管路支架容易损坏及断裂。另外,因水箱位置较高,安装不方便,而且单独的水箱结构使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不紧凑,也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及装设有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单独设置水箱,导致水箱位置过高,安装不方便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不紧凑,不经济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包括车架和搅拌筒,所述车架包括前段车架,中段车架及后段车架,所述前段车架及所述后段车架设于所述中段车架的两端,所述后段车架相对于前段车架向上倾斜,所述后段车架内设有为所述搅拌筒供水的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包括由六块板组成,包括位于所述水箱前部的隔板,与所述隔板相对的尾翼板,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位于顶部的盖板,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位于底部的下面板,以及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位于两侧的腹板,每两相邻的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腹板上设有进水孔及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腹板上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为两腔结构,由密封板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中两腔中的一腔为添加剂箱或辅助储气箱。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纵梁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段车架上设有辅助托轮系统。
采用此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舍弃了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专用水箱,降低了所述水箱的安装高度,缩短了供水系统管路,降低了成本,使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更加紧凑。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底盘和搅拌筒,所述底盘为上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车架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两箱结构的水箱示意图;
图4为采用此水箱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整车示意图。
1底盘系统
11弯管梁
12第一横梁
13第二横梁
14拱形梁
15悬架横梁
2前台总成
3搅拌筒
4辅助托轮系统
5车架
51前段车架
52中段车架
53后段车架
6水箱
60下面板
61加强筋
62尾翼板
63腹板
631进气孔
632排气孔
633进水孔
634排水孔
64隔板
65盖板
7进出料系统
8第二箱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在于:为解决单独设置水箱6导致管路过长、管路容易断裂、水箱6安装位置过高以致不便安装、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不紧凑和不经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底盘,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采用水箱6内设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后段车架53,能够解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目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部分所指的“前”、“中”及“后”是相对于车身而言的,所述驾驶方向为“前”,与之相反方向为“后”,介于“前”与“后”之间的部分为“中”。
所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上装和底盘两大部分,具体包括底盘系统1、前台总成2、搅拌筒3、辅助托轮系统4、车架5、水箱66及进出料系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