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钢轨横纵断面轮廓的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432.3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王少锋;许玉德;李海锋;王天一;毛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钢轨 纵断面 轮廓 自动 激光 接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道工程测量领域,涉及一种钢轨横断面与纵断面轮廓面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横断面与纵断面的检测对于轨道工程来说非常重要,它在优化轮轨接触、检测钢轨磨损、保证行车安全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钢轨截面的磨耗和变形发生的早期阶段,进行钢轨横断面检测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铁路维护策略,以避免紧急状况发生,使有限的人力和仪器设备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有效节约轨道维护成本。而钢轨纵断面更是保证行车平顺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钢轨轨面纵向不平顺容易引起列车颠簸,加剧轮轨之间的冲击力,甚至有引发脱轨的危险。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钢轨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检测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成功研制了各种测量装置,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测量装置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其中,接触式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较高,但操作复杂,测量效率低,只适合静态测量。非接触式测量装置适合动态测量,但精度低。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便携装置能够同时测量钢轨横断面与纵断面,基于此,开发一种简单、便携、高精度、操作灵活、可以同时测量横断面和纵断面的钢轨检测装置就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钢轨横纵断面轮廓的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既可以用于测量钢轨横断面轮廓,又可以测量纵断面轮廓;降低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携带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导轨和圆弧刻度盘,所述的导轨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的导轨上架设有直线电机驱动器,所述的直线电机驱动器上固定有圆弧刻度盘。
所述的支架为一体结构,包括固定于钢轨的部分以及外伸部分。
所述的固定于钢轨的部分为矩形框架式对称结构,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待测钢轨。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螺栓,支架固定于钢轨的部分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待测钢轨的轨顶中心,固定于钢轨的部分下部通过位于钢轨底部的底板固定于待测钢轨轨底。
所述的支架的外伸部分为两段悬臂梁,导轨的两端固定于外伸部分。
所述的直线电机驱动器架设在导轨上,可以沿导轨匀速运行和静止在规定的位置,并利用导轨记录其在导轨上的位置坐标值。
所述的圆弧刻度盘随直线电机驱动器运动或静止。
所述的圆弧刻度盘上设有刻度槽,刻度槽为半圆形,指示范围为0°~180°。
所述的圆弧刻度盘的刻度槽上设有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在本测量装置不工作时,激光位移传感器可以拆卸下来。在使用本测量装置时,可以根据所要测量的钢轨部位,移动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刻度槽上对应的角度位置并固定。
所述的支架固定于钢轨的部分的上方通过金属丝固定栓固定有一与导轨相平行的细金属丝。金属丝固定栓的位置在前后支架顶面以下2cm处,其横向位置只需要使得金属丝在激光传感器的照射范围即可,该金属丝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量钢轨横纵断面轮廓的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比钢轨轮廓测量中接触式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更高,又能克服其操作复杂、测量效率低、只适合静态测量的缺点,既有非接触式测量装置的动态测量功能,又提高了其精度,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便于携带,安装过程也简单,并且能同时进行钢轨的横断面与纵断面轮廓的测量。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便携式;安装简单。②精度高;③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④可同时测量钢轨横断面与纵断面;⑤开发和生产制造的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激光非接触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
1支架,11固定于钢轨的部分,
12外伸部分,
2直线电机驱动器,3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
4圆弧刻度盘,401刻度槽,
5导轨,
6金属丝,60金属丝固定栓,
9钢轨,
101底板,10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