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式救生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402.2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俞俊伟;傅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救生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母式救生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生艇一般为冲锋舟,小型船只等等。在救援过程中,特别是在洪灾发生的地区,冲锋舟因为载人数有限影响了救援的效率;小型船只又因为地形多样而无法正常行驶。所以,制造一种既适应灾区多样的地形,又能保证运输效率的救生交通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现有水灾救援过程中,存在的救援效率低下、救援任务受地形影响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救援效率高、救援任务受地形影响小的子母式救生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母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母艇和子艇,所述的母艇包括底盘、顶盖、带有把手的艇门、母艇动力装置、母艇控制装置和座椅,所述的底盘的前端铰接前艇盖,位于前艇盖的后方的所述的底盘上安装前挡风玻璃,侧面安装侧挡风玻璃,所述的前挡风玻璃和所述的侧挡风玻璃上方固定顶盖,使得所述的底盘、所述的顶盖、所述的前挡风玻璃和所述的侧挡风玻璃共同形成空腔;所述的艇门安装在所述的侧挡风玻璃的尾部,所述的底盘底部安装气垫;所述的座椅安装在所述的空腔内;
所述的母艇动力装置包括前发动机、后发动机、推力风扇,所述的前发动机安装在所述的前艇盖下方的底盘上,所述的后发动机安装在所述的底盘的后方,所述的前发动机、所述的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均连接与气垫连通的升力风扇;所述的推力风扇与所述的后发动机通过传动轴连接;
所述的母艇控制装置包括带有控制面板的控制器、方向板、接收器和转轴,所述的方向板安装在所述的推力风扇的尾部,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前发动机、所述的后发动机连接;所述的转轴通过连接键安装在所述的母艇上,且所述的转轴、所述的接收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接收器通过所述的连接键固定在所述的转轴上;
所述的子艇包括子艇艇身、子艇控制机箱、子艇发动机和电磁铁,所述的子艇控制机箱固定在所述的子艇艇身的尾部,所述的子艇发动机和所述的电磁铁安装在所述的子艇控制机箱内部。
所述的母艇的顶盖带有天窗。
所述的母艇的空腔分隔成驾驶区和乘员区,且所述的母艇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的驾驶区内。
所述的乘员区的座椅为条形座椅。
所述的乘员区的座椅由3条条形座椅组成。
所述的子艇安装在所述的母艇的侧面。
所述的母艇的侧面对应的艇门的位置和安装子艇的位置均设置攀爬装置。
所述的母艇的前端设置大灯。
所述的接收器为电磁铁。
所述的子艇的边缘设置防撞层。
使用时,开启母艇的控制器,使得母艇的前发动机和后发动机开始工作,通过升力风扇将同时后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推力风扇,使推力风扇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动力,让救生艇得以前进,并通过控制驾驶区中的控制器控制方向板,进而控制母艇的方向;当子艇与母艇需要连接的时候,接收器就会开启电源,使接收器和子艇控制机箱通过电磁铁的吸力紧紧靠在一起,以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当子艇和母艇需要分开时,通过调整母艇中控制面板的参数,控制转轴和连接键转动,使接收器与子艇一起转动90度,此时,断开接收器的电源,使两部分得以分离;攀爬装置一方面方便艇内救生人员通过攀爬装置迅速进入子艇;另一方面,等待登艇的灾区人员也可以迅速的通过攀爬装置进入母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分子母艇,分工明确,既能保证效率,又能有机动性,适应各种环境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母艇的空腔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母艇与子艇连接部分的细节图(子艇收起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母艇与子艇连接部分的细节图(子艇放下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子艇控制机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