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盐含量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9854.7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盐含量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成分分析仪相继出现在市场,这些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检验出样品的成分,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专门检测酸盐的仪器主要有自动电位滴定仪,自动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在滴定过程中可以自动绘出滴定曲线,自动找出滴定终点,自动给出体积,滴定快捷方便。但这种测量成本过高,难于在小单位或小企业得到应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快捷方便的酸盐检测装置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酸盐含量分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酸盐含量分析装置,包括分解瓶、冷却器和气体吸收瓶,所述分解瓶的瓶盖烧制有进料管;所述冷却器的内腔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管二和出气管二分别烧制在冷却器的下、上端面,所述冷却器的上、下端面还分别烧制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分解瓶的出气管一通过软管与进气管二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瓶的进气管三通过软管与出气管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的形状为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三的输入端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着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依次连接有阀门和漏斗,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伸入分解瓶的内腔中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酸盐含量分析装置,包括分解瓶、冷却器和气体吸收瓶,所述分解瓶的瓶盖烧制有进料管;所述冷却器的内腔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管二和出气管二分别烧制在冷却器的下、上端面,所述冷却器的上、下端面还分别烧制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分解瓶的出气管一通过软管与进气管二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瓶的进气管三通过软管与出气管二相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被测物质在分解瓶内分解出气体,通过冷却器冷却后收集在气体吸收瓶,便可快速、准确地得出酸盐的含量,极大地降低检测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解瓶;11、出气管一;2、冷却器;21、进水管;22、出水管;
23、气管;23a、进气管二;23b、出气管二;3、气体吸收瓶;
31、进气管三;4、进料管;5、软管;6、阀门;7、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酸盐含量分析装置,包括分解瓶1、冷却器2和气体吸收瓶3,所述分解瓶1的瓶盖烧制有进料管4;所述冷却器2的内腔设有气管23,所述气管23的进气管二23a和出气管二23b分别烧制在冷却器2的下、上端面,本实用新型的气管23的形状优选为螺旋状,以便加长气体的冷却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瓶1优选为平底烧杯瓶,这样分解瓶1就能够方便均匀加热,同时也可以缩短反应时间。
所述冷却器2的上、下端面还分别烧制有进水管21、出水管22,且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同时工作,使冷却器2内腔的水流动起来,从而确保分解瓶1出来的热气体能够得到及时冷却,所述分解瓶1的出气管一11通过软管5与进气管二23a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瓶3的进气管三31通过软管5与出气管二23b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气管三31的输入端连接有阀门6,所述阀门6的另一端连接着软管5,以便试验完成后能够方便检测气体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料管4的进料端依次连接有阀门6和漏斗7,所述进料管4的出料端伸入分解瓶1的内腔中部。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打开分解瓶1的瓶盖,将被测物质放入分解瓶1中;
第二步,通过进料管4上的漏斗7向分解瓶1加入HCL;
第三步,加热分解瓶1瓶底,以促进HCL和被测物质快速反映,并分解出CO2气体;
第四步,CO2气体经过冷却器2冷却后进入气体吸收瓶3;
第五步,计算气体吸收瓶3所收集气体的体积,得出被测物质的酸盐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学院,未经广西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9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网机单轨式下钩运动机构执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