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电源插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8621.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志;李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线路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源插箱。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的愈加精密复杂,往往需要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并且其互相之间通讯紧密相连,因此设计中会将这些紧密相连的设备设计成集中站的形式。机柜作为集中站形式的一个最小单元模块,亦会包含多个设备,如供电设备。众所周知,设备的运转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如何给多个设备提供额定、稳定的电流,就离不开供电设备。然而目前,由于要满足电磁兼容、多种不同电压值的供电、电源分流、电源信号控制等多种需求,使得现有的供电设备中包含了大量的电源器件设施,这就导致如下缺陷:
(1)由于电源器件安装于机柜内部各处,造成线缆走线复杂多样,零散无章,因此不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2)由于线缆走线的复杂和无序,使得脏线、净线混杂,信号线、电源线等多种线缆交叉或并行,因此机柜整体的电磁兼容性差、设备电缆寿命短。
(3)由于各种电源器件摆放时处于无壳体保护的状态,而电流是供电电流,无防护设备,因此对机柜内的设备和操作的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安全性差。
(4)由于电源器件和线缆的连接、布置较为复杂,同时这种线缆配线方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在机柜内部结构设计上不能形成稳定的设计,且不利于成本核算,更对设备美观性有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源插箱,以克服现有的机柜内由于电源器件安装零散,线缆走线凌乱等导致的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机柜整体的电磁兼容性差、设备电缆寿命短和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差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源插箱,包括底座,底座由一个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两个侧板组成,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有前面板和后面板,底座的上部连有上盖板;所述底座、前面板、后面板和上盖板围成封闭的箱体结构;前面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并且前面板上安装显示或操作器件;所述后面板上安装用来连接集成式电源插箱内外器件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板内设有衬板。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的侧板上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上安装U型把手。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的内侧设有器件安装板,所述器件安装板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器件观察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电源插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零散安装在机柜各处的电源器件集中总成在本集成式电源插箱内,形成模块。
(2)将各种器件的显示面和操作面前置,方便操作和观察。
(3)将供电设备设计成独立可方便拆卸的模块,进路电源线和出路电源线均使用连接件,增强了供电设备的可维护性和互换性。
(4)可提供1-14路数量可变的电源输出路数,增强了电源系统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5)兼容了可控电源器件的安装,能输出一定的电源控制信号。
(6)对电源器件形成有效的壳体保护,极大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式电源插箱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式电源插箱的整体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器件安装板;3:衬板;4:后面板;5:上盖板;6: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电源插箱,包括底座1,底座1由一个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两个侧板组成,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有前面板6和后面板4,底座1的上部连有上盖板5;所述底座1、前面板6、后面板4和上盖板5围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前面板6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面板6上安装显示或操作器件;所述后面板4上安装用来连接集成式电源插箱内外器件的连接件。该集成式电源插箱结构形式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
其中,集成式电源插箱除前面板6之外的部分可由钣金金属材料一体化加工而成的。当然,该集成式电源插箱也可由底座1、前面板6、后面板4和上盖板5等单独的钣金件焊接组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8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紧凑空间的操控台
- 下一篇:一种三基色节能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