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校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8014.9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开奕;邓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谷减振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校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直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连杆校直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减振器的用量也越来越大,而减震器连杆的直线度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弯曲的连杆在使用过程中会与减振器筒壁产生摩擦,从而降低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摩擦产生的划痕等缺陷,容易导致减震器漏油,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对减震器连杆进行校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校直机多为液压校直机,这类校直机压力很大,且具有一定的惯性,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一般适用于体积较大工件的校直,而不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减震器连杆的校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可靠,工作效率高,且校直精度高的连杆校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校直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床身,所述床身顶面的一端滑动连接一凹辊机座,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凸辊机座;所述凹辊机座上设置有一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的凹辊,所述凸辊机座上设置有一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的凸辊;所述凹、凸辊之间的床身上设置有一连杆支撑调节装置,每一所述电机的底部与所述床身之间设置有一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连杆支撑调节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床身的长圆孔,所述支架上垂向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设置一底面倾斜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上部具有一弧形段,所述支撑片的两端通过长圆孔和螺栓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片的底面设置有一与其配合的倾斜滑块,所述倾斜滑块的小头端通过螺纹连接一具有调节手柄的丝杠,所述丝杠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每一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铰接在所述电机上的上丝杆、一铰接在所述床身上的下丝杆和一连接二者的调节螺母。
靠近所述凹辊机座一端的所述床身顶面设置有一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一调节丝杠;所述凹辊机座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一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面设置一与所述调节丝杠配合的螺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床身的长圆孔,所述底板顶面通过支撑筋焊接一具有弧形孔的立板,所述立板内侧通过一螺栓连接一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弧形孔的螺栓;所述调节板内侧设置有一对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凹辊的轴承座,安装所述凹辊的所述轴承座与相应一侧的所述减速器壳体连接。
所述凸辊机座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示床身上的底板,所述底板顶面通过支撑筋焊接有一具有弧形孔的立板,所述立板内侧通过一螺栓连接一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弧形孔的螺栓;所述调节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凸辊的轴承座,安装所述凸辊的所述轴承座与相应一侧的所述减速器壳体连接。
所述床身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地基螺栓的螺孔和若干用于连接起吊装置的吊耳。
两所述电机下方的所述床身上设置有一接料盘。
所述减速器为一齿轮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根据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理论,制作出具有特性曲线且相对转动的凹辊和凸辊,进而在凹、凸辊之间形成一弧形的校直通道,当连杆通过该弧形通道时,连杆会边旋转边向前运行,并在弧形通道的作用下被校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连杆的校直精度。2、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凹辊出料端一侧向下倾斜,将凸辊出料端一侧向上倾斜,因此凹辊和凸辊在相对旋转作用下能够带动连杆从出料端自动输出,不用考虑卸料的问题,只需要从进料端连续放入需要校直的连杆即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凹辊机座下设置了滑轨和调节丝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丝杠调整凹辊机座与凸辊机座之间的距离,改变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大小,进而实现对不同直径连杆的校直。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连续可靠,工作效率高,且校直精度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减振器连杆的校直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片调节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谷减振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谷减振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8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边框压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