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芦苇收割旋刨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487685.3 申请日: 2012-09-13
公开(公告)号: CN202759803U 公开(公告)日: 2013-03-06
发明(设计)人: 毛欣竹 申请(专利权)人: 毛欣竹
主分类号: A01D43/08 分类号: A01D43/08;A01D4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3000 湖南省益阳市赫***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芦苇 收割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芦苇收割旋刨装置。

背景技术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为保土固堤植物。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同时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优良牧草。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

辽阔富饶的洞庭湖,盛产芦苇,其面积达一百多万亩,堪称“亚洲第一芦”。人们收割芦苇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一根一根地砍,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砍樵成本高,劳作环境又艰苦。而收割芦苇的季节性强,为了抢进度,樵民甚至未等芦苇完全成熟,即芦苇未收浆回兜时就进洲砍芦,影响到第二年芦苇的生长质量。因此,如何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收割效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自然生长环境中,芦苇以根状茎繁殖为主,具有横走的根状茎,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芦苇生长地势不平,伴有野藤攀缠,易倒伏。而现有的收割机械仅适用于理想的人工种植环境。

以往,人们是将收割的芦苇打捆后运至仓库或厂房。而收割的芦苇难以理顺,捆堆杂乱蓬松,增加了运输成本和贮苇面积,埋下了火灾隐患。而采取压缩打捆的方式虽一定程度上减小捆堆体积,却增加了造纸的头道工序即粉碎的难度,易导致纸制品的品质下降,增大了工厂的排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收割的同时进行粉碎的芦苇收割旋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芦苇收割旋刨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筒、位于进料筒前方的压辊,梳刀设于机架的前端,所述的进料筒内设有由动力带动的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刀。

本实用新型提高效率,所述的螺旋刀的螺旋升角为15°~60°,转速为800转/分~2900转/分。

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碎芦,所述的进料筒的内壁上均匀地设有刀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为直线形和/或弧形刀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为横向和/或纵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形,所述的压辊为液压压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适应复杂的水泽环境,对芦苇进行推压,将立体作业转变为平面作业;旋刨的同时进行粉碎,减少了造纸工序;有助于及时收割、芦浆回兜,有利于芦苇的来年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筒6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图3可知,一种芦苇收割旋刨装置,它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进料筒6、位于进料筒6前方的压辊9,梳刀10设于机架2的前端,所述的进料筒6内设有由动力4带动的旋转轴5,旋转轴5上设有螺旋刀7。

本实用新型提高效率,所述的螺旋刀7的螺旋升角为15°~60°(本实施例为45°),转速为800转/分~2900转/分(本实施例为1400转/分)。

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碎芦,所述的进料筒6的内壁上均匀地设有刀片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11为直线形和/或弧形刀片(本实施例为弧形刀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11为横向和/或纵向排列(本实施例为横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形,所述的压辊9为液压压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设在机架2上且位于压辊9、进料筒6后方的驱动轮1驱动整个机架2向前行走,带动设在机架2前端的梳刀10将芦苇割倒,压辊9再将割倒的芦苇压平;随后进料筒6的开口行驶到被压平的芦苇上方,旋转轴5随动力4旋转带动螺旋刀7将芦苇绞入,螺旋刀7抬升的同时与进料筒6内壁的刀片11配合将芦苇粉碎;然后芦苇碎屑被风机8由出料道3吹出,此时在机架2外接集料箱或可移动的传送装置装车后运走即可。

实施例2:

由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11为直线形和/或弧形刀片(本实施例为直线形刀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片11为横向和/或纵向排列(本实施例为纵向排列)。

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欣竹,未经毛欣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7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