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防胀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86888.0 | 申请日: | 2012-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连云 |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孙兆文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胀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技术,具体是奶瓶防胀气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奶瓶,由瓶体、奶嘴、螺牙盖和防尘盖组成,这种奶瓶婴童在吸奶过程中,气体会随着呼吸进入到瓶内,再在喝奶过程中气体被吸入腹中,引起呛奶、吐奶等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防胀气的奶瓶,在奶瓶瓶体与奶嘴之间增加了一个导气阀装置,导气阀装置由进气座和软硅胶垫组成,在进气座上开有进气孔,婴童吸奶的时候,外界的气体经进气孔,再经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进入瓶体,使奶瓶内外的气压保持相对平衡;但这种导气阀装置存在一个缺陷,就是使用的时候,进气座上的进气孔必须对准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一旦移位,进气座上的进气孔就被软硅胶垫覆盖住,防胀气装置就形同虚设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想进气孔对准开闭阀始终不移位,是比较困难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防胀气装置,该装置的进气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使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始终处于这个进气通道上,防胀气效果好,结构也很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奶瓶防胀气装置,包括进气座和软硅胶垫,进气座上部设奶嘴固定环,奶嘴固定环与进气座上部的侧壁之间形成了一个气体通道,进气座下部设吸管连接头;所述软硅胶垫上开有可供吸管连接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软硅胶垫的下部还设有开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座上部的边沿由外向内开有多条贯穿的进气槽,在进气座的下部对应气体通道的位置设圆环形的凹槽,在所述的圆环形凹槽的部位,还开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连通气体通道和圆环形凹槽;所述的软硅胶垫覆盖在进气座的下部,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与进气座的圆环形凹槽对应。
奶瓶里冲好奶,奶嘴连接在螺牙盖上,将本装置加在奶瓶瓶体的瓶口,再旋上螺牙盖,奶嘴与进气座的上部紧密贴合,婴童吸奶的时候,气体从进气座上的进气槽进入到气体通道,再经通孔进入圆环形凹槽,进气槽、气体通道、通孔、圆环形凹槽,四者构成了一条进气通道,进气通道里的气体再从软硅胶垫的开闭阀进入奶瓶内,保证了瓶内外的气压相对平衡;软硅胶垫的开闭阀与圆环形凹槽对应,也就是当软硅胶垫覆盖在进气座的下部时,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始终处于进气通道上,不会移位,具有防胀气的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奶瓶防胀气装置,包括进气座1和软硅胶垫2,进气座上部设奶嘴固定环15,奶嘴固定环15与进气座上部的侧壁之间形成了一个气体通道16,进气座1下部设吸管连接头14,软硅胶垫2上开有可供吸管连接头14穿过的通孔22,软硅胶垫2下部设有开闭阀21,所述的进气座1上部的边沿由外向内开有多条贯穿的进气槽11,在进气座的下部对应气体通道16的位置设圆环形的凹槽12,在所述的进气座开有圆环形凹槽12的部位,还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3;所述的软硅胶垫2覆盖在进气座1的下部,软硅胶垫2上的开闭阀21与进气座1的圆环形凹槽12对应。
奶瓶里冲好奶,奶嘴连接在螺牙盖上,将本装置加在奶瓶瓶体的瓶口,再旋上螺牙盖,奶嘴与进气座的上部紧密贴合,婴童吸奶的时候,气体从进气座上的进气槽进入,经进气座的通孔进入圆环形凹槽,进气槽、气体通道、通孔、圆环形凹槽,四者构成了一条进气通道,进气通道里的气体再从软硅胶垫的开闭阀进入奶瓶内,保证了瓶内外的气压相对平衡;软硅胶垫的开闭阀与圆环形凹槽对应,也就是当软硅胶垫覆盖在进气座的下部时,软硅胶垫上的开闭阀始终处于进气通道上,不会移位,具有防胀气效果好的特点;另外,奶嘴与进气座上部配合紧密,奶水不会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连云,未经陈连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