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730.3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张克雄;秦志英;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加热 维持 冷却 合一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的一种通用热交换设备。在众多形式的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据统计,管壳式换热器约占换热器总市场份额的37%,而在石油、化工行业管壳式换热器更是占到高达70%的份额。而普通的单台管壳式换热器只能单纯的将工艺物流加热或者冷却。在一些特殊的化工或制药领域,需要将工艺物流先加热然后维持一定的温度,最后再冷却降温的连续温度处理工艺,以达到特定的工艺目的。这样按照传统的换热器布置模式,就需要多台换热器串联操作。直接导致了换热器数量的繁多,设备占地面积过大,设备的投资费用和操作维修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物料的加热、维持及冷却工艺连续化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立式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加热段、维温段和冷却段三个区域;一加热段壳体,所述加热段壳体内置于外筒体的加热段,该加热段壳体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伸出外筒体的热媒介质出口N2、热媒介质进口N1;一冷却段壳体,所述冷却段壳体内置于外筒体的冷却段,该冷却段壳体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伸出外筒体的冷却介质出口N4、冷却介质进口N3;所述加热段壳体、外筒体维温段以及冷却段壳体内均设置有盘管,所述加热段壳体、外筒体维温段以及冷却段壳体的盘管依次串联,加热段盘管的顶端设置伸出外筒体的物料进口,冷却段盘管底端设置伸出外筒体的物料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底部设置整体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支撑顶端深入外筒体内并与冷却段壳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段壳体底部与冷却段壳体顶部通过壳间支撑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段盘管通过底部的加热段盘管支撑支承在加热段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盘管通过底部的冷却段盘管支撑支承在冷却段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物料在依次通过各分段的盘管时,能够依次实现与热媒介质热交换、无换热介质以及与冷却介质热交换三个状态,从而实现物料的加热、维持及冷却在同一装置内操作,能够大大减少了换热器的数量,减少了换热器的占地面积以及相关的投资、操作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包括外筒体1、加热段壳体2、加热段盘管3、加热段盘管支撑4、维温段盘管5、壳间支撑6、冷却段壳体7、冷却段盘管8、冷却段盘管支撑9、整体支撑10。
上述外筒体1为立式,在该外筒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加热段、维温段和冷却段三个区域(可参见图1)。
在外筒体1的加热段内置加热段壳体2,该加热段壳体2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伸出外筒体1的热媒介质出口N2、热媒介质进口N1。
在冷却段内置冷却段壳体7,该冷却段壳体7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伸出外筒体1的冷却介质出口N4、冷却介质进口N3。
在加热段壳体2、外筒体维温段b以及冷却段壳体7内均设置有盘管,分别为加热段盘管3、维温段盘管5、冷却段盘管8,加热段盘管3、维温段盘管5、冷却段盘管8依次串联。其中,加热段盘管3的顶端设置伸出外筒体1的物料进口,冷却段盘管8底端设置伸出外筒体的物料出口。本实施例中,盘管采用双路旁管结构,物料进口为Na、Nb,物料出口为Nc、Nd。
本实施例中,物流加热、维持及冷却合一型换热器的各组件安装结构为:外筒体1底部设置整体支撑10,该整体支撑10的顶端深入外筒体1内并与冷却段壳体7连接固定,使其同时作为外筒体1和冷却段壳体7的支撑。加热段壳体2底部与冷却段壳体7顶部通过壳间支撑6连接固定。加热段盘管3通过底部的加热段盘管支撑4支承在加热段壳体2内。冷却段盘管8通过底部的冷却段盘管支撑9支承在冷却段壳体内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线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纸卷起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