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盒及电子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334.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秋明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烟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电子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盒及电子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拟香烟,利用电热丝加热雾化含香精的物质产生烟雾供使用者抽吸,电子烟通常放置于电子烟盒中。电子烟通常包括可分离的吸杆和电源杆,电子烟盒普遍使用充电电池存储能量并给电子香烟充电,充电时将电源杆插入电子烟盒内的充电插座上以与电子烟盒内的充电电池连接进行充电。
然而,所述设有充电电池的电子烟盒存在充放电次数少、不安全(容易起火、爆炸),充电时间长、充电电流小等缺陷。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盒,能实现安全可靠地充放电,且充电快捷,充放电次数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盒,包括用于容置电子烟的盒体、设于盒体内的第一供电电源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为电子烟充电的充电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法拉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
内置于电子烟盒的充电插座;
内置于电子烟盒的、在电子烟连接至充电插座时产生触发信号的开关模块;及
连接于所述充电插座、开关模块及第一法拉电容的、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导通第一法拉电容与所述电子烟的连接的第一充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还包括内置于电子烟盒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上为电子烟或第一法拉电容充电的第一充电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
连接于第一充电控制模块的,并存储有预定状态参数、第一充电参数及第二充电参数的存储模块;及
连接于第一充电控制模块及存储模块的,并根据所述预定状态参数判断当前充电状态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状态检测模块;
对应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在第一状态时导通第一法拉电容与所述电子烟的连接并使用所述第一充电参数充电,而在第二状态时继续利用第一法拉电容或导通第一充电电池与所述电子烟的连接并使用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法拉电容、第一充电电池及开关模块的、在开关模块无触发信号时导通第一充电电池和第一法拉电容的连接的第二充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状态检测模块及第二充电控制模块集成于一集成电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盒体外表面且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的、用于指示电子烟盒的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盒还包括内置于盒体的支架组件和PCB板,支架组件包括吸杆托盘、吸杆支架及底座;其中,所述吸杆托盘与吸杆支架配合容置电子烟的吸杆;所述集成电路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此外,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装置,所述电子烟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的电子烟盒,及
容置于所述电子烟盒中的电子烟。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杆和电源杆,吸杆内设置有雾化器,电源杆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至少包括第二法拉电容和第二充电电池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创造的电子烟盒及电子烟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法拉电容代替传统电池进行供电的技术手段,从而达到了充放电安全可靠,且充电快捷,充放电次数多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电子烟盒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电子烟盒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烟盒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子烟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盒和电子烟装置,电子烟盒包括用于容置电子烟的盒体100和设于所述盒体100内第一供电电源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为电子烟充电的充电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法拉电容20。所述电子烟装置包括所述电子烟盒和容置于所述电子烟盒中的电子烟10。
盒体100为长方体形,包括底盒110和活动连接于底盒110上的盒盖120。
第一法拉电容20为电子烟10提供充电电源。具体地,使用法拉电容代替传统的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为电子烟10充电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秋明,未经刘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