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取暖锅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86259.8 | 申请日: | 2012-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南秀杰;王金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市同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B1/185 | 分类号: | F24B1/185;F24B1/19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刘强身 |
| 地址: | 11300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取暖 锅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灶,特别涉及一种热风取暖锅灶。
【背景技术】
在农村做饭烧菜和烧炕都是采用传统的大锅灶,传统的大锅灶为方形砖砌结构的灶台,占地面积大、散热差,且在做饭烧菜和烧炕时产生的热量有很大的部分被灶台吸收了,造成了余热的浪费;当通过火炕进行取暖时,有时火炕热的发烫,而室内的温度却还很低,造成了室内的冷热不均的现象,使人感到不舒服,且容易生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农村做饭、烧炕和取暖问题的热风取暖锅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圆形金属壳体、灶门、烟道和燃烧室,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热风散热器,所述热风散热器由环形加热管、进气管道及出气管道组成,所述环形加热管嵌入壳体内壁上,并由固定件固定;所述进气管道穿过壳体的外壁而与风机连接,所述出气管道穿过壳体的外壁而与热风输送管道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热风散热器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环形加热管,环形加热管间通过所述固定件连通。
上述结构中,所述环形加热管、进气管道及出气管道由金属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壳体的燃烧室内设置由由环形加热管、进气管道及出气管道组成的热风散热器,利用燃烧室内的热量对进入环形加热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热风输送管道送入住室及厨房内,从而提高室内的温度,提高了锅灶的取暖效果,同时解决了冬季农村取暖、烧炕、做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取暖锅灶,它包括圆形金属壳体1、灶门4、烟道5和燃烧室2,所述烟道5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与燃烧室2连通,通过灶门4往燃烧室2内添加木材、干草等燃料,进行燃烧加热大锅来做饭烧菜,产生的烟通过烟道4排向室外或火炕;在所述燃烧室2内设置有热风散热器3,所述热风散热器3由金属制成的环形加热管31、进气管道32及出气管道33组成,所述环形加热管31嵌入壳体内壁上,并由固定件34固定,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往燃烧室放入木材时,木材撞中环形加热管31而导致松动情况的发生;所述进气管道32穿过壳体1的外壁而与风机连接,所述出气管道33穿过壳体1的外壁而与热风输送管道连接,热风输送管道在住室及厨房均设有热风出口,燃烧室2内的燃料燃烧时,由风机吹入自然的冷空气,进入环形加热管1内,被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加热成热空气,之后从出气管道33进入到热风输送管道,通过热风出口排入到住室及厨房内,使住室及厨房内的空气温度提升,提高了锅灶的余热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风散热器3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环形加热管31,处于最外圈的最大直径环形加热管31的部分管体嵌入壳体1内壁上,其余环形加热管31悬空设置,环形加热管31间通过所述固定件34连通,增加了管内空气的受热面积及行走的路径,自然的冷空气进入环形加热管31后螺旋流动,利用燃料燃烧时的热量对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风输送管道送入住室及厨房内,从而提高住室及厨房内的温度,使锅灶的余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市同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抚顺市同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壳体与衬套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扭力输出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