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炊具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215.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琼;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徐关寿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炊具上盖,特别是一种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的电炊具上盖。
背景技术
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自动电炒锅等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日用电炊具,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炊具,因此,电炊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以电饭煲为例,电饭煲包括上盖和锅体,上盖与锅体铰接;上盖具有蒸汽出口,上盖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上盖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控制面板,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锅体上的加热装置连接。因上盖中具有电路板,所以在煮饭过程中若蒸汽出口发生漏气或者电饭煲所处的环境潮湿,则水蒸汽很可能会进入到上盖的控制电路板中将导致电路板锈蚀,损坏电路,使电饭煲不能正常工作。上盖上具有液晶显示屏的,还有可能因为水蒸汽的进入,导致显示界面模糊不清。
为了防止水蒸汽进入上盖内,一般的作法是在上盖a与导线b之间打密封硅胶c,再由压线板d将密封硅胶c压紧于上盖a;或者是在上盖与导线之间增设硅胶垫片来实现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的缺点在于:1、密封硅胶不易干燥,打胶量不易控制;2、面盖与导线的缝隙不易被硅胶密封;3、密封硅胶的成本高,但是密封的合格率低;4、密封硅胶本身带有水汽、影响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水蒸汽的阻隔效果好的电炊具上盖。
电炊具上盖,包括盖体、设置于盖体内的控制电路板和连接导线;
其特征在于:连接导线包括与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工作段和与盖体外电路连接的第二工作段,第一工作段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第二工作段与第二接线端子固定,第一接线端子固定于盖体,第一接线端子与盖体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为一对拔插式接线端子。
进一步,第一接线端子包括插头和沿插头向外延伸的一圈缘边,缘边通过螺钉压紧于盖体,第二接线端子为与插头适配的插座。
进一步,连接导线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上分别设有与连接导线一一对应的导线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将连接导线分成两段,第一工作段与盖体内的控制电路板连接,第二工作段与盖体外的电路板连接,两个工作段之间通过一对接线端子连接,通过在第一接线端子与面盖之间设置密封圈来达到阻止水蒸汽进入控制电路板、避免腐蚀导线和电路板,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采用接线端子实现导线的中继连接,密封效果好;2、接线端子与盖体装配简单,盖体能够作为单独组件便于生产线装配生产;3、无需采用密封硅胶及压线板,降低了成本,且避免了密封硅胶的水汽带入控制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密封硅胶防水的示意图。
图2是未作防水处理的盖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的II部放大图。
图6是第一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正视图。
图7是第二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正视图。
图8是密封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8,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电炊具上盖,包括盖体1、设置于盖体1内的控制电路板2和连接导线4;盖体1包括内盖1A和面盖1B,内盖1A和面盖1B之间形成容纳腔,内盖1A上设有发泡硅胶件8,控制电路板2安装于该容纳腔内,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显示液晶和指示灯。
连接导线4包括与控制电路板2固定连接的第一工作段4A和与盖体1外电路连接的第二工作段4B,第一工作段4A与第一接线端子5固定,第二工作段4B与第二接线端子7固定,第一接线端子5固定于盖体1,第一接线端子5与盖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6;第一接线端子5与第二接线端子7为一对拔插式接线端子。
第一接线端子5包括插头和沿插头向外延伸的一圈缘边,缘边通过螺钉压紧于内盖1A上,第二接线端子7为与插头适配的插座。
连接导线4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接线端子5和第二接线端子7上分别设有与连接导线4一一对应的导线插孔。两个接线端子5、7的截面均呈长方形,第一接线端子5的插头突出于缘边,缘边的两侧分别具有允许螺钉穿过的第一通孔。密封圈6与缘边的形状适配,密封圈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位的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