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85167.8 | 申请日: | 2012-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强;吴振刚;赵理新;吴晓娜;陈凤;陈风春;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池,尤其是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调节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工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污水处理中一般是将污水注入一个调节池进行预沉降,之后将沉降后的待处理污水抽到一级斜管池及二级斜管池加药进行沉降,这样做会有以下缺点:1、容易损坏斜管池的斜管,增加企业维修成本;2、沉降效果不好,使进水水质不稳定,使后期加药量增大,增加企业生产成本;3、沉降效果不好,加药量不容易确定,会造成排出的水质各项指标达不到环保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污水处理过程中,沉降污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种能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效沉降污水中的各种杂质的污水处理调节池被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池,尤其是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池体(11),池体(11)内设有污泥泵(12),其特征在于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口(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并首尾相连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连接。
作为改进,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两两相邻水道的连接处设有污泥泵(12)。
作为改进,助沉池(13)内设有三个隔板(9),将池体(11)分成四个助沉水道,即助沉水道A(6)、助沉水道B(7)、助沉水道C(8)和助沉水道D(10)。
作为改进,助沉水道A(6)的倾斜角度为35-5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B(7)的倾斜角度为55-7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C(8)的倾斜角度为55-75度;作为改进,助沉水道D(10)的倾斜角度为55-7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效沉降污水中的各种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出水口,2是进水口,3是加药口,4是曝气装置,5是混合池,6是助沉水道A,7是助沉水道B,8是助沉水道C,9是隔板,10是助沉水道D,11是池体,12是污泥泵,13是助沉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池体(11),池体(11)内设有污泥泵(12),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口(3)和曝气装置(4),上述助沉池(13)内设有三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四个首尾相连且呈“S”型的助沉水道,即助沉水道A(6)、助沉水道B(7)、助沉水道C(8)和助沉水道D(10);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连接。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两两相邻水道的连接处设有污泥泵(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垛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视频图像清晰度及移动幅度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