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5161.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维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发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由于过程工业、能量计量、城市公用事业对流量测量的需求急剧增长,促使仪表迅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推动仪表更新换代,新型流量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至今已有上百种流量计投向市场,然而流量计的自动化水平以及精度测量仍然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厂家通过在流量计上加设发信器,利用发信频率与流体流量大小成正比,将被测流体介质流量转换为电脉冲信号,根据脉冲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减少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流量计的灵敏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流量计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即使是加设发信器的流量计也普遍存在流量系数与原有技术系数偏大的问题,而流量系数偏大表明阀门的流通能力小,且计量存在误差,计量灵敏度也达不到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该发信装置具有灵敏度高、计量精确、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轴和一体成型的隔板,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隔板连接,驱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隔板上固定有发信器和叶轮,所述发信器通过固定轴固定,固定轴下端设有卡簧,发信器上端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外壳上的接线柱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旋转轴与隔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器的固定轴上设有一对齿轮组。
所述齿轮组由17牙齿轮和68牙齿轮啮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信装置上加设一对齿轮组,通过改变齿轮传动比,使得流量系数缩小10倍,利用机械传动来扩大比例,提高流量计的测量灵敏度,可以满足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冶金等各行业内对精确定量的计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叶轮、3发信器、4隔板、5旋转轴、6驱动轴、7轴承、8轴承、9齿轮组、10固定轴、11卡簧、12接线柱、13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驱动轴6和一体成型的隔板4,所述驱动轴6的上端与隔板4连接,驱动轴6的两端设置有轴承7和轴承8,隔板4上固定有发信器3和叶轮2,所述发信器3通过固定轴10固定,固定轴10下端设有卡簧11,发信器3上端装有接线端子13,接线端子13与外壳1上的接线柱12连接,所述叶轮2通过旋转轴5与隔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器3的固定轴10上设有一对齿轮组9,齿轮组9由17牙齿轮9-1和68牙齿轮9-2啮合而成。
流体介质通过流量计时,将叶轮的旋转角速度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发信器给出的信号调节齿轮组的转速,进而调节传动比,改变流体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维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维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5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面检测装置
- 下一篇:输电线路远程图像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