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315.4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雪坤 |
主分类号: | B41F19/02 | 分类号: | B41F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机在使用的时候,印刷纸品套印不准确;印刷过程中上凸板与下凸板挤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匀,也使得套印不准确,使印刷出来的产品不够清晰,质量不高,同时还存在调整印刷版时间长,影响印刷效率问题,给印刷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印刷机的质量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采用链条带动印刷辊轴体沿着滑轨作圆周运转,使印刷辊轴以水平圆压运动代替原来下凸板的上下挤压运动,使原来上下的挤压,变为现在印刷辊轴水平圆压;通过以上改进,可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开机、停机印刷段时间内,印刷纸品套印不准确;印刷过程中上凸板与下凸板挤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匀,也使得套印不准确,使印刷出来的产品不够清晰,质量不高的问题;采用印刷辊轴圆压平印的印刷原理,印刷实地和字迹踏实、平滑、清晰,多色同时在快慢速度下印刷依然保持精确和完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智能控制装置、供纸机构、压纸机构、上墨印刷机构、模压机构、拉纸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还包括轮转印刷辊轴机构、顶纸传动机构;
轮转印刷辊轴机构位于顶纸传动机构上部的中间,
轮转印刷辊轴机构的正上方设置一上墨印刷机构,
上墨印刷机构的正下方设置一顶纸传动机构,
轮转印刷辊轴机构的前方设置一压纸机构,
轮转印刷辊轴机构的后方设置一模压机构,
模压机构的后方设置一拉纸机构,
轮转印刷辊轴机构、上墨印刷机构、顶纸传动机构、压纸机构、模压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智能控制装置分别压纸机构、模压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连接;
智能控制装置其包括处理单元、动态模拟图显示单元、高压带电显示单元、操作单元、温湿度控制单元、断线报警单元、智能语音防误提示单元以及通讯单元。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轮转印刷辊轴机构包括印刷辊轴体、链条和一导轨;印刷辊轴体固定在链条上,链条设置在导轨的前端,导轨设置机架上,导轨位于上墨印刷机构的正下方;
链条沿导轨做360度圆周运转,印刷辊轴体沿着导轨在链条的拉动下做360度圆周运转。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印刷辊轴体包括第一小辊轴、第二小辊轴、第三小辊轴、前滑座、后滑座、两个横向固定轴;小辊轴的一端设置在前滑座的固定孔中,小辊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后滑座的固定孔中,三个小辊轴整体呈一个等腰三角型,两个横向固定轴分别连接前滑座和后滑座,用于固定前滑座、后滑座和设置在前滑座、后滑座之间的三个小辊轴。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前滑座、后滑座是一个上端呈梯形下端呈方型的独立滑座,滑座上面设置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第三小孔、三个小孔呈品字状排列;第二小孔、第三小孔的外侧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孔。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第一小辊轴、第二小辊轴、第三小辊轴的末段分别设置一个活动块,活动块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小孔、第二小孔、第三小孔中。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导轨整体横截面呈口字形。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顶纸传动机构包括:前支撑顶板、后支撑顶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两个弹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
前支撑顶板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连接处形成连接点;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传动杆;连接处形成连接点,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凸轮连接,连接处形成连接点,弹簧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一传动杆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机架;
后支撑顶板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连接处形成连接点,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杆;连接处形成连接点,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凸轮连接,连接处形成连接点,弹簧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与第二传动杆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机架。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连接点是活动的。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第一凸轮与第二凸之间通过一根皮带连接传动;轮凸轮用于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支撑顶板做上下开合动作。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轮转印刷辊轴机构的运动方向与上墨印刷机构的运动方向在水平方向互相垂直。
一种新型智能印刷机,驱动传动机构中的第二传动轮、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之间通过一条带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雪坤,未经徐雪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苏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