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84148.3 | 申请日: | 2012-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寿丈;贵家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4;F21V1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安装有LED(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基板的发光装置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LED的高输出化及高效率化,作为光源正在开发使用LED的在室内或室外使用并可期待低消耗电力、长寿命化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利用从LED射出的光得到规定的明亮度,例如安装有LED的多个基板通过安装螺丝而安装固定于散热部件等安装部件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61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177172号公报
另外,为了将端部件和基板的相对的姿势保持为一定,已知有经由支架保持基板的构造。该支架部件通过支承基板的缘部,限制支架部件和基板的相对位置。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照明装置的基板的安装构成的情况中,基板上的部件数量增加,可能使组装作业效率降低。而且,需要在基板上形成安装螺丝的贯通孔,且在一侧安装部件侧形成螺丝孔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的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件,其具备与基板的缘部对置的表面侧支承部以及背面侧支承部,且形成有基板插入槽;基板,表面侧安装有发光元件,且滑动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件的基板插入槽,并且通过将所述表面侧支承部铆接而使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
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一端部设为自由端部,并能够以另一端部为支点发生变形。
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前表面侧上形成有线状突起部。
此外,优选设置有多片所述基板,遍及邻接的基板间焊接并电连接有连接导体,铆接部位在连接导体的焊接接合部的附近。
此外,优选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背面侧支承部上形成有基板安装面,且该基板安装面的两侧缘形成为比所述基板安装面更远离所述基板。
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与该背面侧支承部分别相对配置并与所述背面侧支承部一同形成基板插入槽,在将所述基板滑动插入到所述基板插入槽的状态下,对于所述一对表面侧支承部,将两侧缘分别在长度方向彼此错开的位置铆接,从而安装所述基板。
此外,优选所述安装部件被分割成多个,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主体,其收容上述的发光装置,并具有将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向外方透射的透光部;灯头,其配设于所述主体的两端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和安置于该器具主体的上述的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可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在点亮时安装于基板的发光元件间难以产生温度差的发光装置、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还可以在点亮时安装于基板的发光元件间难以产生温度差的发光装置、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直管形LED灯的侧面图;
图3是沿图2中Y-Y线切断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直管形LED灯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将上述发光装置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将同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的铆接工序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是表示上述铆接机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将上述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的铆接工序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a)是表示初始阶段的图,图9(b)是表示中间阶段的图,图9(c)是表示最终阶段的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直管形LED灯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铆接机的概略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