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辊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826.4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牛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4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机附属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辊小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民用建筑,汽车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亦不遗余力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作为上游受益行业,钢铁行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对钢铁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提高整条线的附属设备性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换辊小车属于轧机的附属设备,换辊小车主要是用来换辊,换辊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轧制的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换辊小车为一个整体,存在着换辊小车的车体的平行度要求很高,细微的高低差通过车体放大,使车体倾斜度加大,换辊时造成入辊困难,费时费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换辊方便快捷、入辊准确、工作效率高的一种换辊小车,尤其适合给轧机换辊时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辊小车,包括外部框架和两个车体;所述两个车体分别设在所述外部框架的两端,其中的一个所述车体的外侧连接有动力装置。
进一步,所述车体设置在轨道上,所述车体的底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上设有垫板,可以有效防止轧辊碰撞车体时遭到损坏。
进一步,所述车体的两端均设有卡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点,车体分为两部分,更换轧辊时更方便,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轧辊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个车体的卡耳上,所述车体利用动力装置通过外部框架控制移动,入辊时外部框架两侧的车体可以独立调整,方便快捷,入辊准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动力装置 2、车体 3、外部框架
4、垫板 5、轨道 6、滚轮
7、卡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辊小车,包括外部框架3和两个车体2;所述两个车体2分别设在所述外部框架3的两端,其中的一个所述车体2的外侧连接有动力装置1。
优选的,所述车体2设置在轨道5上,所述车体2的底端设有滚轮6,所述滚轮6与所述轨道5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2上设有垫板4,可以有效防止轧辊滑落到车体2上时遭到损坏。
优选的,所述车体2的两端均设有卡耳7。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轧辊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个车体2的卡耳7上,所述车体2利用动力装置1通过外部框架3控制移动,入辊时外部框架3两侧的车体2可以独立调整,方便快捷,入辊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