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刃式自动仿形鱼鳞刮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741.6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0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风;林志军;张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刃式 自动 鱼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无刃式自动仿形鱼鳞刮除机。
背景技术
我国渔业资源丰富,至2011年水产品产量高达5620万吨,在产量发展的同时,水产品的加工也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水产品加工比例占到水产品总量的20%左右。但是,长期以来,现有鱼鳞刮除的方式均为人工处理,劳动强度大、耗用时间长、加工质量不稳定和利刃加工的危险性,难以快速的大规模生产。我国又是一个鱼的消费大国,人们爱好吃鱼,尤其在宾馆、饭店、酒店等,鱼的用量非常大,使得刮鱼鳞工作成为一项费时费工,又累又脏的活,且鱼长时间地裸露在浑浊的空气中,极易造成污染,从而发生变质。
现在也有些手动的去除鱼鳞的刀具或器械,虽然提高了一些人工除鳞的效率,但用鱼量大的话,仍旧需要相当大的劳动力。有些自动除鳞的装置是通过在可旋转的圆形箱体内设置刀具,将被加工鱼和水一起放在箱体内进行加工,虽然去除鱼鳞效率较高,但产生的鱼鳞废料和除鳞后的鱼混在一起,分离它们又成为影响效率的工作;而且通过这种较锋利的刀具刮除鱼鳞,刀具很容易刮伤鱼体,影响视觉和味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刃式自动仿形鱼鳞刮除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无刃式自动仿形鱼鳞刮除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鳞装置、摆动机构及动力传送机构;
所述动力传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齿轮与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组通过与其一体的一对带轮A及皮带传送机构与摆动机构相连并实现传动;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一对弧形槽,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中的另一对带轮B的转轴穿过弧形槽,且一对带轮B分别与去鳞装置的一对去鳞辊同轴相连;
所述去鳞装置包括一对与皮带传送机构中的一对带轮B同轴连接的去鳞辊及与去鳞辊平行且位于去鳞辊上方的一对滚轮,所述去鳞辊与滚轮通过设于端部的一对啮合齿轮组实现反向传动,所述去鳞辊包括辊轴,所述辊轴的两端设有轮毂,所述两轮毂之间交错地设有钢丝绳,以使辊轴旋转时钢丝绳形成的包络线为一贴近鱼身形状的曲线。
所述去鳞辊和滚轮设置于一摆动框架内,所述去鳞辊的转轴穿过摆动框架及弧形槽与传送机构的一对带轮B中的其中之一带轮相连。
所述摆动框架内还设有挡板,一对摆动框架内的挡板之间形成了鱼鳞机的喂料口。
去鳞辊与滚轮之间啮合传动的啮合齿轮组的传动比为19:55,滚轮顺时针转动,去鳞辊逆时针转动,以使滚动夹住鱼身且带动鱼身缓慢向下移动,去鳞辊的钢丝随去鳞辊逆时针转动以便嵌入鱼鳞内并将鱼鳞刮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可根据鱼的大小(厚薄、长短)自动调节,只需将鱼从进入口放入,即可自动将鱼送入刮鳞,几秒钟鱼鳞去除后自动送出;
设备主要由去鳞装置和传动传送机构组成,去鳞装置主要是在一定转速的滚轮上将钢丝斜拉排列安装,利用滚子旋转形成内凹的曲面来适应鱼身宽度方向上曲线变化,利用韧性较好的旋转钢丝与被送进鱼之间的相对运动与速度,使钢丝陷入鱼鳞和鱼肉表面之间,掀起鱼鳞并将其与鱼肉分离,且两侧滚轮的位置具有自适应能力,能跟随鱼身长度方向上的薄厚变化曲线,保证鱼身全长上的鱼鳞去除;
因除鳞工具不含有利刃,去除鱼鳞的时候不会对鱼肉造成损害,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人工去鳞存在的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送机构和摆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鳞辊的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刃式自动仿形鱼鳞刮除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鳞装置1、摆动机构2及动力传送机构3;
所述动力传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4上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输出轴齿轮32与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组33中的一个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组通过与其一体的一对带轮A及皮带传送机构34与摆动机构2相连并实现传动;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4上的一对弧形槽21,所述皮带传送机构34中的另一对带轮B的转轴穿过弧形槽21,且一对带轮B分别与去鳞装置1的一对去鳞辊11同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