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2752.2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定祥;冯遵委;孙海东;包学海;陈德强;张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转向架 机械 接口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适用于各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的检查试验。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试验是检查车体与转向架在各种悬挂工况下通过小曲线时的干涉、管线长度情况。
车辆通过小曲线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会产生一定转角和横移,如图1,转角的大小与曲线半径R和车辆定距2A有关,同时车辆通过曲线时会产生离心力,引起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产生横移d,进行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试验时,曲线半径R一般按照线路最小半径计算,而横移量d一般处于保守考虑取二系横向档弹性压缩量加止挡之和。图1中,1为第一转向架,2为第2转向架,3为车体。
由于各个项目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同,厂内没有满足每个项目的曲线半径,如图2所示,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试验是利用总装车间4及与其连接的可动牵车台5上进行,试验时,将车辆的一个转向架置于总装车间外规定的轨道上,另一个转向架置于牵车台轨道上,通过移动牵车台一定距离L0达到模拟转向架与车体产生的转角α,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只能模拟曲线通过时转向架与车体产生的转角,不能模拟车辆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使得转向架与车体产生的横移,而其由于总装及牵车台只有标准轨距轨道,因此只能进行标准轨距车辆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实现转向架相对车体横移模拟问题,以缩短试验时间,节约试验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轨道、可水平转动的活动平台、固定在活动平台上的第二轨道、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平台转动的旋转动作机构、用于推动车辆发生横向偏移的横向动作机构,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1、所述活动平台通过竖直的中心转动销轴和绕中心转动销轴布置的滚珠转动的设于一底座上,所述旋转动作机构为液压旋转动作器,所述液压旋转动作器由两个分别位于中心转动销轴前后方且并肩设置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活动平台连接。
2、所述横向动作机构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的液压横向作动器,所述液压横向作动器的输出头水平朝向活动平台的第二轨道上方,用于横向推动车体。
3、所述液压横向作动器的输出头伸出方向与第一轨道垂直。
4、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槽型轨固定在地面上。
5、所述槽形轨与第一轨道平行。
6、所述底座固定在基坑内。
7、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为轨距可调式轨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活动平台的液压作动器实现转向架与车体的转角,通过控制地面支座上的液压作动器实现车体的横移,达到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的目的。本装置能够完全模拟试验条件,节省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节约试验成本,可广泛地运用于国内外不同项目的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车体与转向架转角计算图。
图2现有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试验状态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试验状态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试验状态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车体与转向架机械接口检查装置,如图3、图4、图5所示,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轨道6、可水平转动的活动平台7、固定在活动平台上7的第二轨道8、用于推动活动平台7转动的旋转动作机构、用于推动车辆发生横向偏移的横向动作机构,所述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8处于同一水平面。活动平台7通过竖直的中心转动销轴9和绕中心转动销轴布置的滚珠10转动的设于一底座11上,旋转动作机构为液压旋转动作器,液压旋转动作器由两个分别位于中心转动销轴9前后方且并肩设置的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与活动平台7连接。图1中,17为过渡轨道,用以连接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2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腿脚按摩器的框架结构
- 下一篇:摇摆揉捏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