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风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2593.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姜玲玲;翁浙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散热装置,适用于密闭空间内设备的通风散热,属于通风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密闭空间中的设备而言,通风散热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散热技术中有风冷、水冷等多种技术,而风冷是最为廉价的散热方式,应用范围最广泛。但是,风冷散热方式存在散热不均匀使空间内存在散热死角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通风散热装置,能避免密闭空间内形成散热死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风散热装置,包括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的管体;所述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腔,所述隔板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出风腔的侧壁具有若干通风孔。
使用时,将进风口与密闭空间的进气口密封连通,并将出风口与密闭空间的排气口密封连通;然后开启排风扇,外部空气经进风口进入进风腔,再经进风腔的通风孔进入密闭空间内,同时密闭空间内的空气经出风腔的通风孔进入出风腔,再经出风口排出密闭空间。这样可使密闭空间内各个位置的空气流动起来,从而避免形成散热死角。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有效改善密闭空间的空气流动方式,从而避免密闭空间内形成散热死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通风散热装置基本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1,管体1的一端为进风口1-1,管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1-2;进风口1-1和/或出风口1-2处设有排风扇(图中未示);管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与进风口1-1之间形成进风腔,隔板2与出风口1-2之间形成出风腔;进风腔、出风腔的侧壁具有若干通风孔3。具体而言,进风腔长度小于或等于出风腔长度;各通风孔3以管体1中心轴为对称轴、且分布成至少两排。
各通风孔3外侧分别设有导流扇叶4,导流扇叶4能进一步改变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从而进一步改善密闭空间内空气流动效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流动效果,可使靠近进风口、出风口处的导流扇叶4与对应通风孔3之间的夹角α为100°-140°,其余的导流扇叶4与对应通风孔3之间的夹角α为30°-60°。具体而言,当导流扇叶4呈弧面时,夹角α为导流扇叶4外侧切线与对应通风孔3横截面之间的最小夹角。当导流扇叶4呈平面时,夹角α为导流扇叶4所处平面与对应通风孔3横截面之间的夹角。
此外,管体1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
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进风口1-1与密闭空间5的进气口5-1密封连通,并将出风口1-2与密闭空间5的排气口5-2密封连通;然后开启排风扇,外部空气经进风口1-1进入进风腔,再经进风腔的通风孔3进入密闭空间5内,同时密闭空间5内的空气经出风腔的通风孔3进入出风腔,再经出风口1-2排出密闭空间5。这样可使密闭空间内各个位置的空气流动起来,从而避免形成散热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2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柜式空调的闹铃装置
- 下一篇:热泵式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