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光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1858.0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滨;郭强;司斌;邵喜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源 电路 | ||
1.一种移动光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电路和充电显示电路及过充、过放保护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集成升压芯片(B1)、第一USB接口(U1)、第二USB接口(U2)、第三二极管(D3)和锂电池;所述集成升压芯片(B1)的输入端连接有由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振荡电路,第二电容(C2)分别与锂电池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一USB接口(U1)的电源正极及负电压数据线相连接,第二电容(C2)还连接有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sun);集成升压芯片(B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USB接口(U2)的电源正极共同连接有第一电容(C1);第二USB接口(U2)的电源正极和负电压数据线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R4);第二USB接口(U2)的电源正极和正电压数据线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二USB接口(U2)的负电压数据线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二USB接口(U2)的正电压数据线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3);所述充电显示电路包括比较器(U3)、双色二极管(U4)、贴片开关(U5)和稳压二极管(U6);比较器(U3)的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分别连接双色二极管(U4)的第一、第三引脚;比较器(U3)的第一反向输入引脚和第二同向输入引脚分别通过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与稳压二极管(U6)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相连接组成相随器;比较器(U3)的第一同向输入引脚经由第六电阻(R6)接地;比较器(U3)的第二反向输入引脚和第一同向输入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贴片开关(U5)的第一引脚与升压电路的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U6)的输入、输出引脚均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九电阻(R9)与共阳极双色二极管(U4)的第二引脚相连接;稳压二极管(U6)的输入、输出引脚均通过第一电阻(R1)与贴片开关(U5)的第二引脚相连接;所述过充、过放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保护芯片(U7)和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锂电池保护芯片(U7)的第一输出脚和第三输出脚分别连接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的栅极;锂电池保护芯片(U7)的电流感应输入脚经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于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的源极;锂电池保护芯片(U7)的电源输入脚连接锂电池的正极和第四电容(C4);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的两个漏极相连接;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的源极与锂电池的负极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光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锂电池采用聚合物锂电池;第一电容(C1)采用钽电容;集成升压芯片(B1)采用BAU61型集成升压芯片;比较器(U3)使用LM358型比较器;稳压二极管(U6)采用TL431型三段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第一USB接口采用mini USB接口;锂电池保护芯片(U7)采用DW01+型集成芯片;双N沟道增强型MOS管(U8)采用8205A型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18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调控一体化电网系统
- 下一篇:并离网一体化光伏逆变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