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898.3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力军;郭方元;王兴宏;杨海恩;张涛;黎晓茸;马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拟 泡沫 玻璃 试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模拟非均质油藏进行泡沫驱替实验的玻璃试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中,泡沫驱以其独特的渗流和驱油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泡沫体系既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又能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效率。然而,泡沫驱油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现场应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对其驱油机理知之甚少。
目前,业界开始对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特性及流变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现有驱油模拟都是利用泡沫对岩心进行驱替,来模拟非均质地层的泡沫驱油,能较好的评价泡沫的驱油效果,但岩心不具有可视化的功能,不能直观的对泡沫微观驱油机理进行研究。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利用玻璃试片进行驱油实验,利用玻璃的透光性,探索泡沫微观驱油机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呈正方形,由两正方形玻璃片的各边缘相对粘合固定而成,两所述玻璃片之间形成一周缘密封区及一中心工作区,且两者之间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一驱替管线,各相对角上的所述驱替管线分别沿所述玻璃片的对角线的方向两两相对延伸设置,且各所述驱替管线的外端凸伸出所述周缘密封区,而内端则与所述工作区相连通;
其中,所述中心工作区上设有一高渗透区及两低渗透区,所述高渗透区沿其中一所述对角线的方向设置,其两端对应与位于其中一所述相对角上的两所述驱替管线相接触,而两所述低渗透区位于所述高渗透区的两侧,并与另一所述相对角上的两所述驱替管线对应相接触,其中,所述高渗透区及低渗透区分别填充有石英砂,所述石英砂对应覆盖胶合于两所述玻璃片的表面,且所述高渗透区的石英砂的粒径为40-60目,所述低渗透区的石英砂的粒径为80-120目。
如上所述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中,两所述玻璃片的周缘通过透明玻璃胶粘合固定,并形成所述周缘密封区。
如上所述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中,两所述玻璃片之间的四角上对应各所述驱替管线分别设有一凹槽,各所述驱替管线的内端对应嵌设于各所述凹槽处,并通过透明玻璃胶粘合固定。
如上所述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中,所述驱替管线为铁管线。
如上所述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中,所述玻璃片为边长介于10~15cm之间的正方形玻璃片,其厚度为1~1.5c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其利用玻璃试片进行驱油实验,利用玻璃的透光性,能直观的对泡沫微观驱油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通过研究泡沫驱以提高石油采收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利用在不同区域填上不同目数的石英砂制作渗透率差异大的高渗透石英砂区域及低渗透石英砂区域,能很好的模拟非均质油藏,以便于研究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的组成结构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玻璃试片,1、2-玻璃片,12-凹槽,3-周缘密封区,4-中心工作区,
41-高渗透区,42、43-低渗透区,5-驱替管线,
51-外端,52-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的组成结构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模拟泡沫驱油的玻璃试片10,其呈正方形,由两正方形玻璃片1、2的各边缘相对粘合固定而成,两所述玻璃片1、2之间形成一周缘密封区3及一中心工作区4,且两者之间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一驱替管线5,各相对角上的所述驱替管线5分别沿所述玻璃片的对角线的方向呈两两相对延伸设置,且各所述驱替管线5的外端51凸伸出所述周缘密封区3,而内端52则与所述工作区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