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记录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0049.8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揭艳玲;李志远;徐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记录槽。
背景技术: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或多个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在神经系统研究,离子通道疾病研究,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其中记录槽是膜片钳系统的一个重要配件。目前,Warner Instrument公司的记录槽设计最合理,销售量最高,尤其是其中的RC-26系列。但是,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记录槽,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记录槽容积太小。记录槽内只能容纳少量液体,所以多余的液体很容易溢出来,流进显微镜。一般来说,在进行膜片钳实验中,使用的液体是细胞外液,其中含有很多的盐成分,长期残留将腐蚀显微镜,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
2、记录槽的面积太小。一般记录槽面积过小,往往需要配套一个平台作支撑,以便安装在显微镜载物台的圆孔中。因此购买一个记录槽的同时,还要购买一个价格不菲的平台。
3、需要配套真空泵和吸管以及繁琐的调整。记录槽都要安装一个不锈钢吸管,吸管连着真空泵。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一定高度的液面,使液体既不被完全吸干,又不至于溢出来,就必须保证液体流入速度和泵出速度的一致性,而且由于实验中经常要给药,随时会改变液体的流速,因此随时需要调整吸管的位置和真空泵的吸力。遗憾的是,调整过程是非常麻烦和费时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液体渗出而腐蚀显微镜,严重缩短显微镜使用寿命,且无需平台和真空泵的记录槽。
本实用新型的记录槽,包括槽体,在槽体中部排列有连通的加药槽和细胞槽,其特征在于,在细胞槽开口面所在的槽体周边设有围板,在所述的细胞槽的侧壁中部设有引水道,引水道一端与细胞槽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水管相连。
所述的记录槽优选为大圆盘状,大圆盘状的记录槽可以直接固定于显微镜载物台的圆孔上,既省去购买平台,又方便可行,不易漏水。
由于出水道堵塞等原因特别容易造成液体溢出细胞槽,渗入显微镜中,腐蚀其部件,本实用新型在细胞槽开口面所在的槽体周边设有围板,围板可以基本保证液体不会流出,从而避免液体腐蚀显微镜。Warner Instrument公司的现有记录槽一般都配备了一台真空泵,而且需要随时调整真空泵的吸力和与其连着的不锈钢吸管的高度,以便达到流进和流出的液体量的一致性,从而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而本发明的记录槽,并不需要配套的真空泵,在记录槽上增设引水道和出水管,便可轻松达到引流的作用,并保持一定液面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槽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槽体;2、加药槽;3、细胞槽;4、围板;5、引水道;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记录槽呈大圆盘状,包括槽体1,在槽体1中部排列有连通的加药槽2和细胞槽3,在细胞槽3开口面所在的槽体周边设有围板4,在所述的细胞槽的侧壁中部设有引水道5,引水道5一端与细胞槽3相连,另外一端与出水管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0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3.0焊线式连接器
- 下一篇:具有内置磁铁盘的防水编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