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9924.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玉冈健人;岩崎修二;关井洋一;西村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G1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以及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盘驱动装置的马达,采用一种具有利用流体动压的轴承机构的马达。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136143号公报中公开的主轴马达包括轴、第一轴承构成部件、第二轴承构成部件以及转子构成部件。第一轴承构成部件构成为杯状,并且在中央的开口部安装有轴的下部。第二轴承构成部件呈环状并且在轴的上侧端部与轴形成为一体。转子构成部件配置在由轴、第一轴承构成部件以及第二轴承构成部件形成的中间空间内。在转子构成部件的圆筒面与轴的外周面之间构成流体动压径向轴承部。
在转子构成部件的下表面和与该下表面在轴向对置的第一轴承构成部件的面之间构成流体动压轴向轴承部。在流体动压轴向轴承部的外侧构成向上方延伸的密封间隙。在第二轴承构成部件的下表面和与该下表面对置的转子构成部件的面之间构成抽水密封部。在抽水密封部的外侧构成向上方延长的其他密封间隙。
可是,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136143号公报所示的主轴马达中,由于上侧的密封间隙比径向间隙向上方延伸,因此使马达整体增加了与该密封间隙的轴向长度相应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示例的马达包括具有转子磁铁的旋转部和具有与转子磁铁在径向对置的定子的静止部。静止部包括轴部、上板部以及下板部。上板部从轴部的上部向径向外侧延展。下板部从轴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延展。旋转部包括配置在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的套筒部。
套筒部包括内侧套筒圆筒部、套筒凸缘部以及外侧套筒圆筒部。套筒凸缘部从内侧套筒圆筒部的下部向径向外侧延展。外侧套筒圆筒部从套筒凸缘部向上方延伸。上板部包括上板圆筒部和上板连接部。上板圆筒部位于内侧套筒圆筒部的外侧并与套筒凸缘部的上表面对置,而且在上板部的外缘向下方延伸。上板连接部在内侧套筒圆筒部的上侧连接轴部和上板圆筒部。下板部包括下板圆筒部和下板连接部。下板圆筒部位于外侧套筒圆筒部的外侧并且在下板部的外缘向上方延伸。下板连接部在套筒凸缘部的下侧连接轴部和下板圆筒部。
在上板部、轴部以及下板部与套筒部之间连续存在润滑油。在上板圆筒部的外周面和外侧套筒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朝向上方开口的上密封间隙。润滑油的界面所在的上密封部位于上密封间隙内。在外侧套筒圆筒部的外周面和下板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构成朝向上方开口的下密封间隙。润滑油的界面所在的下密封部位于下密封间隙内。在套筒凸缘部的下表面和下板连接部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轴向动压产生槽列。在轴部的外周面和内侧套筒圆筒部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设置径向动压产生槽列。
上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和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轴部的外周面和内侧套筒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在径向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马达薄型化。
参照附图,基于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马达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示出轴承机构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5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内侧套筒圆筒部的剖视图。
图8是套筒部的俯视图。
图9是套筒部的仰视图。
图10是示出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1是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5是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18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9是轴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20是上密封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1是示出上密封部的另一个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2是示出粘结剂聚集部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3是示出内侧轴部和外侧轴部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24是示出内侧轴部和外侧轴部的连接结构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式易拆卸喂鸟器
- 下一篇:一种长条金融产品拍打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