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转向灯的紧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9887.3 | 申请日: | 201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廉小强;陈志挺;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科技东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紧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转向灯的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侧转向灯通常是通过螺母锁付的方式固定在车体钣金上。现有技术的这种侧转向灯结构,需要在车体的侧转向灯安装部位设计一块用于螺钉锁付用的钣金,其结构复杂;而且钣金上还要焊接用于螺钉锁付用的螺母,增加了焊接工艺,且当金属螺母滑牙后不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种汽车侧转向灯的紧固结构,侧转向灯安装在车体上时,采用弹片固定的方式,无需采用螺母锁付,结构简单易安装,成本低且固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侧转向灯的紧固结构,包括侧转向灯本体,所述侧转向灯本体包括一表面设有凹槽的灯座以及一与所述灯座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后壳,还包括一金属弹片、至少二直角梯形凸台以及至少一凸块;所述金属弹片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的前端,其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后壳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灯座的凹槽内;所述凸块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的后端,其固定于所述后壳上且与所述灯座表面之间形成容置汽车钣金的卡槽;所述二直角梯形凸台分别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片是由依次分布且一体成型的一固定端,一弯段、一直段以及一弧形段组成,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在所述侧转向灯后壳上,所述弧形段伸入所述灯座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二直角梯形凸台分别设于所述侧转向灯的两侧,其下底面固定于所述后壳上,其直角侧面固定于所述灯座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侧转向灯安装时,利用金属弹片的弹性变化,使其嵌入车体的凹槽内,同时通过金属弹片、凸块以及直角梯形凸台对侧转向灯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限位固定,无需采用螺母锁付,结构简单易安装,成本低且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汽车侧转向灯的紧固结构,包括侧转向灯本体1,所述侧转向灯本体1包括一表面设有凹槽111的灯座11以及一与所述灯座11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后壳12,还包括一金属弹片13、至少二直角梯形凸台14(图中显示两块)以及至少一凸块15(图中显示两块);所述金属弹片13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1的前端,其一端通过螺丝16固定在所述后壳12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灯座11的凹槽111内;所述凸块15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1的后端,其固定于所述后壳12上且与所述灯座11表面之间形成容置汽车钣金的卡槽17;所述二直角梯形凸台14分别设于所述侧转向灯本体1的两侧,其下底面固定于所述后壳12上,其直角侧面固定于所述灯座11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弹片13是由依次分布且一体成型的一固定端131,一弯段132、一直段133以及一弧形段134组成,所述固定端131通过所述螺丝16固定在在所述侧转向灯本体1的后壳12上,所述弧形段134伸入所述灯座11的凹槽111内。
在安装过程中,只需将侧转向灯本体1嵌入汽车钣金2上安装部的通孔3内,通过所述金属弹片13的弹性变化将侧转向灯装配到汽车钣金2的通孔3后,所述汽车钣金2嵌入所述卡槽17内,对侧转向灯本体1的上下前后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利用所述直角梯形凸台14的上底面顶住汽车钣金2对侧转向灯本体1的左右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金属弹片13对侧转向灯本体1的前后方向起到了限位作用,侧转向灯固定更加牢固。
侧转向灯安装时,利用金属弹片的弹性变化,使其嵌入车体的凹槽内,同时通过金属弹片、凸块以及直角梯形凸台对侧转向灯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限位固定,无需采用螺母锁付,结构简单易安装,成本低且固定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蓝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开门和倒车的简易示警装置
 - 下一篇:基于雷达探测的智能汽车前照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