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9206.3 | 申请日: | 201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内圈 划伤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
背景技术
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轴的原属于过渡配合的公差带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公差带代号为h5、h6、g5、g6等的轴构成配合时,将由间隙配合变为过盈配合。
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公差带代号为H6、H7、J6、J7、Js6、Js7等的孔配合。
因此,一般轴承的内圈过度角为大圆弧或者斜线角,但是,这两种设计结构如果在制程中被碰划伤则很难纠正,影响轴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轴承内圈倒角在制程中容易碰划伤,影响轴的安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的轴承内圈通过轴承侧面与轴承外圈连接,所述的轴承内圈通过过渡面与轴承侧面过渡,所述的过渡面包括主方向角斜面和引导角斜面,所述的主方向角斜面与轴承侧面相接,引导角斜面与轴承内圈相接,所述的主方向角斜面与轴承内圈的夹角α大于引导角斜面与轴承内圈的夹角β,所述的夹角α为0°~45°,所述的夹角β为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过渡面设计一大一小两个倾角,当然,倾角α和β均是锐角,大倾角为主方向角,小倾角为引导角;轴承零件在制程中难免发生碰划伤,大倾角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小倾角碰划伤;这种改进后的过渡斜角结构,有效防止了轴承零件倒角碰划伤现象,解决了轴与基孔配合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轴承侧面,4、过渡面,4-1、主方向角斜面,4-2、引导角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内圈碰划伤的轴承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1通过轴承侧面3与轴承外圈2连接,轴承内圈1通过过渡面4与轴承侧面3过渡,过渡面4包括主方向角斜面4-1和引导角斜面4-2,主方向角斜面4-1与轴承侧面3相接,引导角斜面4-2与轴承内圈1相接,主方向角斜面4-1与轴承内圈1的夹角α大于引导角斜面4-2与轴承内圈1的夹角β,角α为0°~45°,夹角β为0°~4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9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机架辊轴承密封装置
- 下一篇:闭式碳石墨保持器滚动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