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543.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梅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亚兰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而城市的停车场建设却显得滞后,停车难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制肘。目前,大多数停车库为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大,而且地下停车场的投资太大,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一些立体停车库投入应用,如螺旋车道停车库,螺旋车道停车库是当今世界主要采用的形式,但是该类停车库需要设置通往每一层停车场的汽车螺旋通道,这样使单车占地面积增大,与平地停车场相仿,而且还需要两台供司机上下楼的载人电梯,因而造价昂贵,另外在停车库也需要司机将车开至车库内的空停车位,耗费时间长;还有一种框架式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需要一个可上下左右移动的运载托板将驶入车库需要停放的机动车传送至空停车位,这种立体停车库的运载托板为了满足上下左右移动的刚度需要,一般为实体钢板,笨重耗能,而且来回移动缓慢,存取车花费时间也较长,效率不高。另外,现有的立体停车库大多没有充电装置,对于电动车而言,大大浪费了本可用于充电的停车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车花费时间少、效率高的而且在停放电动车时可对电动车充电的立体停车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材料、造价成本低的立体停车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停车位的框架存载系统、用于在垂直方向运送车辆的升降系统、用于水平方向移动车辆的平移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系统与平移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框架存载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柱和一层以上环形停车平台,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环形停车平台,并围绕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的外边界,所述停车位设置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所述停车位包括载车架以及设于载车架旁边的充电装置;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架、设于升降架顶端的转盘和驱动升降架升降和转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位于所述环形停车平台中央;所述平移系统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的动力装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停车库入口至所述转盘的行程路线以及所述转盘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电子控制平台,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自动感应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地板的重量传感器,所述电子控制平台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平移系统的动力装置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带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载车架与所述输送带结构相同,也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存载系统为模块式组合,所述支撑柱为钢架结构,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模块或者立方体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柱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斜向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锥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停车库入口外部还设有可对进入车辆横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电动车且可左右运动的滑板,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滑板两侧的用于修正所述滑板左右位置的调节杆;所述滑板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滑板,所述滑板还设有电驱动辊;两所述调节杆在水平面成倒“八”字形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可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插拔式有线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亚兰,未经周亚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