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救灾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8382.5 | 申请日: | 2012-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飞;肖卫雄;张健;肖健;张召松;冯小娜;孙喜涛;付合营;王利军;冯云;缪赛;施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B64B1/3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 地址: | 063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救灾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属于煤矿救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煤矿救灾机器人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延续的是履带式地面行走方式,也有仿生行走机器人。但是其自身的弱点也很多,由于煤矿自身的特点,发生事故后地面障碍物较多,空间狭小,使得机器人行进速度缓慢,实际使用中经常被卡主或陷入淤泥。在多次矿难使用情况来看,背景技术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救灾设备,机器人避开了地面行走,不受地面障碍物的影响,有很好的通过性,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包含升力气囊、吊舱、主螺旋桨、起落架、遥控器、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和转向螺旋桨,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
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实用新型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
使用方法:起飞时遥控器控制主螺旋桨产生向下的推力,吊舱向上飞行,升力气囊产生向上升力;然后通过转向螺旋桨控制方向,主螺旋桨旋转角度,产生向前推力,吊舱向前飞行;主螺旋桨的转速和旋转角度通过遥控器控制,进而控制吊舱的速度和高度,转向螺旋桨也通过遥控器控制,需要转向时控制转向螺旋桨转动达到转向的目的;起飞后自动打开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和图像采集,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吊舱返回需要降落时,关闭吊舱内的电子设备,调整主螺旋桨的转向和转速,使吊舱平稳降落。
由于无线通讯方式的距离容易受到限制,为了延长本实用新型进行探测的距离,吊舱飞行到接近无线通讯方式的传输边缘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吊舱内的机械手在安全高度向地面投放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接受和发送相关信息,进行中继传递;向地面投放多个中继装置,吊舱获得更远的可遥控飞行距离。
主螺旋桨在吊舱起飞时水平向下,提供升力,而在吊舱升空后可做0-90度旋转,此时主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一部分产生升力另一部分产生向前的推力,推动吊舱向前飞行。
本实用新型基于飞艇和直升机的理论设计救灾飞行机器人,体积小、有效载荷大、操纵灵活、使用方便。常用的飞艇和直升机都不适合井下救灾使用,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飞艇操纵容易,但载荷一定的情况下体积太大,不适合井下狭窄的空间;其二,直升机体积偏大,但井下空间狭小,悬停、低速操控困难,载荷也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可在井下狭小的空间自由飞行,携带摄像机等探测仪器执行救灾检测任务,体积小、操纵容易、有效载荷大、执行任务时间长、能量消耗少、使用能效高。对一些不适合机器人的场合非常适用,大幅度提高救灾的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显示设备6、转向螺旋桨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
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实用新型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球囊取石设备的限位针筒
- 下一篇:数码台灯及其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