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302.6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的克恒丰精密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68 | 分类号: | E04D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板 安装 扣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安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及装饰业的发展,对兼具挡雨和采光功能的阳光板的安装需求越来越多,安装作业时,两块阳光板之间需用连接压条将其连接在一起,连接压条的结构直接影响着连接的牢固程度和防水效果。现有的连接压条,不但连接牢固程度不足,而且防水效果差。目前,公知的其它连接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牢固程度和提升防水效果,但结构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安装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其既能牢固连接两阳光板,又能有效防水,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包括下型材和通过螺栓穿设安装在所述下型材上方的上型材,所述上型材下端面两侧设有上密封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材纵向中部及两侧端上边缘均设有突起,且在中部突起与两侧端突起之间形成有导水凹槽,所述中部突起的顶端面开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孔,所述两侧端突起顶端面设有下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下型材在所述中部突起的下方还固设有用于加固所述下型材的龙骨。
优选的,所述螺栓为带密封圈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阳光板安装扣压条通过带密封圈螺栓将上、下型材紧固扣压在阳光板上,既有效防止了螺栓与上型材接触处的漏水,又增强了连接的牢固程度;同时下型材所设的导水凹槽能将少量渗进来的水及时排出。由于下型材为一整体结构,所形成的导水凹槽不存在底部渗漏问题,因此能完全杜绝二次渗漏,达到良好的二次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阳光板安装扣压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的阳光板安装扣压条断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或部位名称:
1.下型材 11.中部突起 111.螺孔 12.侧部突起
13.导水凹槽 2.螺栓 3.上型材 4.上密封胶条
5.下密封胶条 6.龙骨 7.阳光板 8.防水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包括下型材1和通过螺栓2穿设安装在下型材1上的上型材3,上型材3下端面设有上密封胶条4,下型材1为断面中部及两侧部均有突起,且在中部突起11与两侧部突起12之间形成导水凹槽13的异型材,中部突起11的顶端面开有与螺栓2相适配的螺孔111,两侧部突起12顶端面设有下密封胶条5;下型材1在中部突起11的下方还固设有用于加固所述下型材的龙骨6;螺栓2为带密封圈螺栓。
安装时,先将下型材1的中部突起11置于两阳光板7之间的缝隙处,接着将两侧部突起12顶端面下密封胶条5贴近两阳光板7下表面;之后,从两阳光板7上方盖上上型材3,将螺栓2穿过上型材3的螺孔旋入螺孔111,拧紧螺栓2,使上型材3和下型材1分别将上密封胶条4和下密封胶条5紧密扣压在两阳光板7的上、下表面上;最后,在上密封胶条4和下密封胶条5与两阳光板7的上、下表面接触部涂抹上防水胶8既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通过在一整体结构的下型材内形成导水凹槽,达到良好的二次防水效果,且连接牢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阳光板安装扣压条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的克恒丰精密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赛的克恒丰精密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发光二极管串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石墨烯单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