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8139.3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钱;敖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线孔保 护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重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电器控制线束需要穿过汽车纵衬梁上的过线孔铺设在汽车的各个部位,而汽车纵衬梁上的过线孔是采用等离子切割等方法在汽车纵衬梁上切割而成,其边缘较为锋利,很容易将线束磨破。为了保证线束在过线孔处不被磨破,通常在过线孔内侧加装一个由橡胶一类材料制作的线束保护套。线束保护套在过线孔内的安装是否平稳、牢靠,关系到保护套是否能够较好的取到保护作用。现有技术重型汽车纵衬粱由纵梁和衬粱重叠装配而成,并且在纵梁和衬粱上分别加工形状和大小完全一致的过线孔,而在汽车纵衬粱铆装时,常常会产生位置误差,再加上分别在纵梁和衬粱上加工的过线孔尺寸误差,使得汽车纵衬粱的纵梁和衬粱重叠后形成过线孔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相差较大,保护套不能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等因素,造成保护套脱落,使得线束被磨破,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显然,现有技术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存在着保护套不能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保护套易脱落,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存在的保护套不能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保护套易脱落,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包括纵梁线束过线孔、衬粱线束过线孔和保护套,其中,设置在衬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较设置在纵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大10mm,并采用与纵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相匹配的保护套,且保护套外缘的间距与纵梁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保证了保护套能够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避免了保护套易脱落,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3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不准确安装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5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准确安装保护套的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7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过线孔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8是附图7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9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保护套安装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不准确安装的主视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左视剖视示意图,附图5是现有技术汽车纵衬粱过线孔准确安装保护套的的主视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纵梁,2为衬粱,3为过线孔,4为保护套。由图可知,现有技术重型汽车纵衬粱由纵梁1和衬粱2重叠装配而成,并且在纵梁和衬粱上分别加工形状和大小完全一致的过线孔3(参见附图1、2)。为保护线束不被过线孔边缘磨破,采用在过线孔内侧加装一个由橡胶一类材料制作的线束保护套(参见附图5、6),保证线束在过线孔处不被磨破。显然,线束保护套在过线孔内的安装是否平稳、牢靠,关系到保护套是否能够较好的取到保护作用。而在汽车纵衬粱铆装时,常常会产生位置误差,再加上分别在纵梁和衬粱上加工的过线孔尺寸误差,使得汽车纵衬粱的纵梁和衬粱重叠后形成过线孔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相差较大(参见附图3、4),保护套不能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等因素,造成保护套脱落,使得线束被磨破,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显然,现有技术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存在着保护套不能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保护套易脱落,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等问题。
附图7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过线孔的主视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7的左视剖视示意图,附图9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保护套安装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纵梁,2为衬粱,3为过线孔,4为保护套。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包括纵梁过线孔、衬粱过线孔和保护套,其中,设置在衬梁2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较设置在纵梁1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大10mm,并采用与纵梁1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相匹配的保护套3,且保护套4外缘的间距与纵梁1厚度相同。参见附图7、8、9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由于设置在衬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较设置在纵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大10mm,即使汽车纵衬粱铆装时产生了位置误差,汽车纵衬粱的纵梁和衬粱重叠后形成过线孔实际为设置在纵梁上的线束过线孔,其尺寸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采用与纵梁上的线束过线孔的周边尺寸相匹配、且外缘间距与纵梁厚度相同的保护套安装在纵梁和衬粱重叠后形成过线孔内,其安装尺寸不会受纵梁和衬粱重叠的影响,完全能够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会由于颠簸、振动等因素,造成保护套脱落,使得线束被磨破,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显然,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过线孔保护套安装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保证了保护套能够平稳、牢靠的安装在过线孔内,避免了保护套易脱落,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8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组合的嵌入式照明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工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