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蜗旋式旋风收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7749.1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龙;王强;陶瑛;邓玉华;喻国梁;于彬彬;孙雪静;刘志军;韩晓军;史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4C5/08 | 分类号: | B04C5/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蜗旋 旋风 收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尘装置,特别是用于水泥工业中的高效蜗旋式旋风收尘器。
背景技术
旋风收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达到净化尾气或满足工业工艺生产要求,在水泥行业中常用在预热器、生料制备和水泥制备的分离与收尘,还有从篦冷机、窑尾废气等含尘气体热源中过来的气体经过旋风收尘器的预处理到热交换器或供热于煤磨等。
结合图1说明现有旋风收尘器的工作原理,旋风筒壳体由有圆柱筒20和圆锥筒30组成,旋风筒壳体的顶部由顶盖密封,顶盖中心部有排气管40,进风口10通常位于排气筒40的一侧,并与之相切。
物料随气流从进风口10进入圆柱筒20内,形成半自由涡流场的外旋流50向下做螺旋运动,在圆锥筒30底部被迫转向中心,形成旋转向上的内旋流60,最后由排气管40排出。气流中夹带的物料受到离心作用,粒径较大的粗颗粒被甩向圆柱筒20内壁并向下落入圆锥筒30下方的灰仓,粒径较小的细颗粒则随气流由排气管40排出。
旋风除尘器的气流是由切向、径向及轴向构成的复杂紊流状况。径向分速率使得内旋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流动过程较混乱,形成大量漩涡,把圆柱筒部分已经分离的的尘粒重新拌和起来,形成二次扬尘。轴向分速率和径向分速率使得传统旋风收尘器在工作时经常形成上灰环和下灰环,下灰环的存在对粉尘颗粒捕集分离有一定的作用,而上灰环的存在使得原来已被捕集分离在圆柱筒边壁的粉尘先沿筒壁向上移动,然后沿顶盖向内移动,又沿内筒的外壁向下移,发生短路直接经过排气管排出,降低了收尘效率。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提高除尘效率、降低压力损失,以及消除传统型式旋风收尘器的“上灰环”问题的新型蜗旋式旋风除尘器是非常迫切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尘效率高、压损低的用于水泥工业生产线中的高效蜗旋式旋风收尘器,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旋式旋风收尘器,主要包括壳体、膨胀仓、进风口和排气筒,其中:
蜗旋式旋风收尘器的蜗壳为螺旋加蜗旋式复合结构,该蜗壳的底部连接一直筒的上端,该直筒的上端连接一锥筒的上端,该锥筒的下端连接膨胀仓;该蜗壳的一侧连接一进风口;该蜗壳的中心安装有排气筒。
所述的蜗旋式旋风收尘器,其特征在于,进风口的截面形状为五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螺旋加蜗旋型式的复合结构,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原有平顶式收尘器固有的“上灰环”问题,使得收尘效率较传统的旋风收尘器提高3%-5%。
2)新型高效蜗旋式旋风收尘器减少了沿内壁的旋流和入口气流造成的湍流,因此降低了风阻值和压损。
3)相较于传统的收尘器,下部锥角采用30°角,降低了整体高度尺寸,节约了土建工程造价,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旋风收尘器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蜗壳和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蜗壳的俯视图。
图5是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标记符号说明:
1-蜗壳,2-直筒,3-锥筒,4-膨胀仓,5-进风口,6-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蜗旋式旋风收尘器,主要包括壳体,膨胀仓,进风口,排气筒,其中:
蜗旋式旋风收尘器的蜗壳为螺旋加蜗旋式复合结构,该蜗壳的一侧连接一截面形状为五边形的进风口;
该蜗壳的底部连接一直筒的上端,该直筒的上端连接一锥筒的上端,该锥筒的下端连接膨胀仓,壳体上部蜗壳顶盖中心安装有排气筒。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方向均指图示的方向。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蜗旋式旋风收尘器自上至下顺序连接的蜗壳1、直筒2、锥筒3和膨胀仓4。蜗壳1和直筒2中部安装有排气筒6,蜗壳1的侧面安装有进风口5。
请参阅图4,旋风收尘器的蜗壳采取螺旋加蜗旋型式的复合结构,蜗壳外缘线为对数螺旋线,螺旋结构即从进风口到直筒是一种下螺旋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气流在蜗壳内部旋转的同时保证了向下的旋转,同时使得尘粒反弹时的绝对折射朝下。进口螺旋道截面递减,增大了气流旋转的离心力,使气体在其中速度加快,降低了尘粒沉降时间。从而提高了收尘效率,也因此降低了压力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7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缸的隐藏式花洒座
- 下一篇:热能循环节能供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