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币侧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881.0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邵幼平;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5/02 | 分类号: | G0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侧面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币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硬币的同一性或真实性的硬币侧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中的流通硬币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一元币,五角币和一角币。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纪念币。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流通硬币数量大,所以采用自动化的造币和银币检测过程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力的提高,人们对代表国家形象的货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这些硬币制造工艺的提高,也对硬币的检测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的许多硬币检测装置只能检测硬币的正面,不方便检测硬币的侧面,以往采用人工检测,存在检测标准不统一、劳动强度大、效率比较低、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急需要一种用于检测硬币的同一性或真实性的硬币侧面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硬币的同一性或真实性的硬币侧面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硬币侧面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相机或镜头、补光光源、背面光源、被测硬币台、铝制底座、漫射棒、曲面反射镜、所述铝制底座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上层底座、中间层底座和下层底座,所述上层底座和中间层底座之间为一可以调节上层底座和中间层底座之间距离的螺纹调节区域,所述摄像系统固定在摄像支架上,所述漫射棒固定在上层底座上,补光光源嵌入在上层底座和漫射棒之间,所述曲面反射镜安装在中间层底座上,所述下层底座内嵌入有背光光源,被测硬币放置在中间层底座和下层底座之间设置的被测硬币台上,所述被测硬币的周围对称位置安装有一对对称光源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相机或镜头和上层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抗杂光干扰能力的光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相机或镜头为摄像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摄像系统为面阵CCD相机和高分辨率镜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补光光源为以环形阵列排列的LED灯,背光光源也为以环形阵列排列的LED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曲面反射镜为椭圆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被测硬币台为透明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被测硬币的周围对称位置安装一对用于检测被测硬币是否放置在被测硬币台中间的对称光源传感器。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检测硬币侧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底部由背光光源投影被测硬币,上部以环形阵列排列的LED为补光光源,补光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由漫射棒形成柔和均匀光经椭圆曲面反射镜后的反射光线至被测硬币侧面,被测硬币侧面的反射光线由相机拍照或镜头成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利用椭圆曲面反射后聚焦于一点的来检测硬币侧面的条纹状缺陷,调节螺纹调节区域,可以调焦,从而满足检测对光源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币侧面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产品生产的实时图像进行处理,将多种精确的技术应用到一台设备中,配合不同的光源,相机多次采集,以少量的相机实现包括隐形雕刻和吻合度检测在内的多种检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产品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机或镜头1、补光光源2、背面光源3、被测硬币台4、铝制底座5、漫射棒6、曲面反射镜7、铝制底座5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上层底座51、中间层底座52和下层底座53,上层底座51和中间层底座52之间为一可以调节上层底座51和中间层底座52之间距离的螺纹调节区域8,摄像系统1固定在摄像支架上,漫射棒6固定在上层底座51上,补光光源2嵌入在上层底座51和漫射棒6之间,曲面反射镜7安装在中间层底座52上,下层底座53内嵌入有背光光源3,被测硬币10放置在中间层底座52和下层底座53之间设置的被测硬币台4上,被测硬币10的周围对称位置安装有一对对称光源传感器9。相机或镜头1和上层底座51之间设置有加强抗杂光干扰能力的光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器的耐冲击机壳
- 下一篇:一种铁氧体贴合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