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食品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567.2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春晓 |
主分类号: | B65D30/22 | 分类号: | B65D3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食品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包装行业中,尤其是即食包装的食品,目前的做法均是只有一个包装袋,食品直接装入包装袋中,需要食用时打开包装直接食用即可,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去皮才可以食用的食品,比如瓜子、带皮花生等;食用者可能会将外壳直接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或者需要另备废物袋用于盛置外壳,造成食用不变;尤其是在室外或者公共场所丢弃垃圾不方便的情况下,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除了主袋外还包括一个用于盛置外壳或外皮之附袋的新型食品包装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包装袋,包括至少一个用来盛装物品主袋,另外包括至少一个附袋。
进一步的,所述附袋设置于主袋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附袋设置于主袋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附袋连接设置于主袋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附袋独立设置于主袋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附袋连接设置于主袋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食品包装袋通过在主袋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附袋,使食用者在食用食品尤其是带皮食品时,可以直接将皮放入附袋;如果不需要直接食用时,也可以将带皮食品去皮后放入一个附带,需要食用时可以直接食用,将皮放入另一个附袋,不至于随手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具体元件符号如下:
1、主袋2、附袋11、侧壁12、底部13、开口21、侧壁22、底部2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袋,它包括有主袋1,附袋2;主袋1包括侧壁11、底部12和开口13,附袋2包括侧壁21、底部22和开口23,附袋2侧壁21的一侧和主袋1侧壁11的一侧连接在一起,或者共用一个侧壁。为了保证附袋2能够盛装足够多的食品外壳,附袋2可以采用折叠式结构以增加其储存空间。食用者在食用带皮或者带壳食品时,在室外或者在公共成所丢弃废物不方便时间,可以将去掉的外皮或者外壳放置在附袋2中,待食用完主袋1中的食品时,可以将其一并丢弃在垃圾桶中,以减少随手丢弃废物对于环境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3、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在主袋1的左右两侧各连接设置一附袋2,为了保证附袋2能够盛装足够多的食品外壳,附袋2可以采用折叠式结构以增加其储存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5、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该附袋2设置于主袋1的内部,具体为:附袋2侧壁的一侧与主袋1内部侧壁的一侧连接在一起或者共用一个侧壁。
下面结合附图7、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袋2独立存在于主袋1中,附袋2的侧壁不与主袋1的侧壁连接,可以将附袋2折叠后放在主袋1中,以减少占用主袋1的空间。食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将附带2直接取出用来盛装食品外壳。如果食用者不需要一次性食用完主袋1中的食品,在主袋1中可以设置多个附袋,以方便食用者多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主袋、附带的形状、连接方式及数量的增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故凡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春晓,未经袁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纤到家工程的吹气式导管
- 下一篇:小8字型中心管式自承式引入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