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050.3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岑立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桥博林儿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3/02 | 分类号: | A47D13/02;A47D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婴儿 活动 床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婴儿床大都使用可折叠式的床架,这样可节约婴儿床的包装及运输成本,在婴儿床不使用时也可方便地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现有的折叠床架基本结构大都如专利号为“01210485.X”,名称为“折叠式婴儿童床”的中国专利中所记载,其功能是使用床架底部中间的转动连接体将床架张开或收合。另外,不少婴儿床还在床架内悬挂设置一活动床板,且床架四周的篷布使用纱网布,一方面增加透气性,同时床板位置较高方便对婴儿进行照料。现有技术的活动床板一般使用塑料挂钩悬挂到婴儿床上端部的支架上,这样不仅在收起婴儿床时拆卸不便,而且婴儿可能将手指伸到挂钩与支架之间,容易被卡住,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婴儿床折叠的婴儿床活动床板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包括有连接在婴儿床内壁面的隔层,以及铺设在隔层上的活动板;所述的隔层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两组相对应的连接套,每组连接套之间连接有辅助定型隔层的支撑杆,支撑杆由相插接的支杆A和支杆B构成;所述的活动板沿长度方向由多块硬质板材首尾顺次铰接相连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隔层由布料缝制成矩形槽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隔层通过至少两组支撑杆进行辅助固定,活动板放置在隔层上时由支撑杆及隔层共同支撑,稳定性好,而且支撑杆由相插接的支杆A和支杆B构成,可在不拆卸隔层的状态下取下支撑杆,方便了婴儿床不使用时快速进行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下活动板后隔层的结构状态图。
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包括有连接在婴儿床内壁面的隔层3,以及铺设在隔层3上的活动板6;所述的隔层3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两组相对应的连接套32,每组连接套32之间连接有辅助定型隔层3的支撑杆4,支撑杆4由相插接的支杆A41和支杆B42构成;所述的活动板6沿长度方向由多块硬质板材首尾顺次铰接相连构成。
所述的隔层3由布料缝制成矩形槽形状。隔层3边缘通过拉链与婴儿床内壁面的隔层3连接。
所述的连接套32为缝制在隔层3上方的布套,每个布套长度为支撑杆4长度的1/5左右。所述的支撑杆4的长度略短于两布套内底端的距离,以确保在隔层3安装在婴儿床内的状态下,可将支杆A41和支杆B42插到连接套32内并将支杆A和支杆B插接。
所述的活动板6由多块硬质板材首尾顺次铰接相连构成,硬质板材外包覆有海绵层,硬质板材及海绵层装入隔成多个腔室的布套内,从而形成可折叠的活动板6。
使用时,先将隔层3通过拉链5连接到婴儿床内侧面的篷布2上,接着只需将所述的支杆A41和支杆B42两端分别插入到连接套32底部,将支杆A41和支杆B42连接端对准,将支杆B42端部插入到支杆A41内即完成支撑杆4的安装,最后将活动板6放到支撑杆4及隔层3上方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桥博林儿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桥博林儿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形新型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可拼接的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