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机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5775.0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耳机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应用在手机上的能消除耳机拔插过程中左右声道的POP音的耳机插座。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的普及,基本上人手一部,而且随着手机自身功能和性能的提高,很多用户直接使用手机欣赏音乐而舍弃MP3。常开性耳机插座因其可靠的机械性能而被大量应用在手机上。该类结构的耳机插座的原理是耳机头完全插入后促使耳机座左声道触点LP与检测脚触点DET短路,DET在手机端被上拉至高电平,当DET与LP短路时被左声道32欧姆电阻短路接地而呈现低电平,该边沿触发中断传至手机的CPU,产生耳机插入中断。此种耳机座结构在耳机插拔时容易生产POP音,使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而且过大的POP音甚至对用户耳机产生伤害,威胁到用户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消除耳机头在耳机座中插拔过程中产生的POP音,提升耳机座品质的耳机插座,主要应用于空间紧张的手机领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上设有接地脚,插座主体内装有左声道触脚、右声道触脚、MIC触脚及检测触脚DET,所述插座主体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对应的悬空触脚,检测触脚DET位于悬空触脚下方。
所述左声道触脚和检测触脚均为弧形弹片。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手机上,有效消除耳机插拔过程中产生的POP音,提升耳机插座的品质,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规避有些耳机插座在耳机缓慢插入过程中,出现耳机端电路与手机端电路之间错误匹配而产生耳机类型识别错误,麦克风按键误触发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1,插座主体1上设有接地脚4,插座主体1内装有左声道触脚2、右声道触脚5、MIC触脚3及检测触脚7,所述插座主体1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2对应的悬空触脚6,检测触脚7位于悬空触脚6下方。左声道触脚2和检测触脚7均为弧形弹片。悬空触脚6起到维持耳机座拔插应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手机上,通过常规的手机耳机检测电路与手机CPU连接。由于悬空触脚与左声道触脚对应,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主体时其最前端与悬空触脚和左声道触脚先接触,此时需要继续挤压才能使耳机插头向下触及到检测触脚DET。当耳机插头最前端越过左声道触脚和悬空触脚且并未接触到检测触脚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右声道、MIC和接地分别与耳机插座主体的相应触点接触,由于左声道触脚和悬空触脚弧形弹片的弹性,使耳机插头惯性向下运动,直至与下端的DET脚接触。然后MIC_BIAS电压才开启,因此时耳机插头左、右声道金属环与耳机插座的左、右触点正确接触,从而避免耳机插头插入时MIC_BIAS提前开启,而导致耳机头左右声道接触到耳机座MIC触点产生的POP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5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适应侧向定位和压紧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管生产设备